dw.png 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4-08-18 15:04 来源:北辰政务网
字号

  ——2013年1月10日在北辰区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北辰区人民政府区长高学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是建设天津北部中心的起步之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牢牢抓住北部新区开发建设的重大机遇,坚定信心、凝聚力量、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经受了复杂形势的严峻考验,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8亿元,同比增长20.1%;区级一般预算收入43.7亿元,增长2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00元,增长13.7%;固定资产投资524.6亿元,增长29.6%;内资到位159.4亿元,增长27.2%;外资到位8.4亿美元,增长17.4%,圆满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采取超常举措,加强经济运行的分析调控,狠抓大项目、小巨人、楼宇经济,努力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把招商引资作为生命线,制定出台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先后组织24批次外出招商,赴北京、上海举办发展环境说明会,在中关村设立招商办事处,组织科技招商推介会、新闻出版装备产业园招商说明会等专项招商活动,利用津洽会、中北亚投资洽谈会、达沃斯领军企业论坛等平台,努力拓展招商渠道。全年引进清华创业园、美亚总部、707研究所等亿元以上项目62个,总投资467亿元。125个市级项目进展顺利,115个开工建设,72个竣工投产。

  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强化组织推动、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975家,累计达到2282家。新培育小巨人企业54家,累计达到216家,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处于全市前列。9家企业进入全市百家优秀小巨人行列,总体数量和质量均居区县之首,长荣印刷排名第一。为440家企业提供扶持资金1.7亿元,增长14.2%。辰寰星谷被评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建河北工大产业园、双辰耀滨等孵化器60万平米,在孵企业214家。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累计达到9家,位居全市第一。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累计达到54家,处于全市前列。科技部批准我区为国家高端数字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新创市级名牌产品11个、驰著名商标27件,累计分别达到81个和147件,均居全市区县首位。申报专利2913件,知识产权发展水平指数和综合实力指数全市排名第一。在全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中,综合评价指数位居区县首位,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楼宇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划先行、合理集聚,大力推进楼宇经济发展。制定《加快发展楼宇经济实施意见》,对楼宇的开发者、经营者、管理者及入驻企业全方位给予扶持。启动东鹏智谷、天物大厦等楼宇项目77.5万平米,建成闽双总部、潭建科技大厦等楼宇项目42.6万平米。全区运营楼宇达到25栋、35.5万平米,累计入驻企业721家,实现税收6.3亿元。培育亿元楼宇3座,天辰大厦被评为全市首批优秀亿元楼宇。

  园区开发建设全面提速。强化园区的引擎带动作用,完善提升载体功能,加大项目引进建设力度,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三个市级示范园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总投资453亿元,累计签约项目89个、总投资739亿元,其中在建项目40个,17个项目竣工投产,实现税收2.7亿元,增长40%。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综合配套服务区全面启动,5万平米商务中心主体竣工,筹建国家级新闻出版装备产业园。医药医疗器械工业园蓝领公寓二期基本完工。陆路港现代物流产业园纳入全市物流发展重点园区。启动示范园区14平方公里拓展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化。坚持工业做强、服务业做大、农业做精,加快构建高端高质高新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工业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实现工业增加值370.6亿元,增长20.7%。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205家。产业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9%,比去年提高14.2个百分点。我区纳入全市千亿级装备产业基地。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增加值达到197.5亿元,增长21.9%,占全区经济总量的33.6%。引进钢铁物流结算中心、医疗器械电子商务等一批新兴业态,产业结构和项目布局更趋合理。农业效益水平稳步提升,制定《加快推进现代种源农业发展意见》,建成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千亩葡萄和润盈花卉项目,完成梦得奶牛示范牧场建设。实施6项节水工程,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600亩。维修改造4座镇村泵站,完成永清渠泵站建设。提升改造设施农业2200亩,建设放心菜基地6000亩。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累计分别达到16家和88家,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不断提升。

  金融服务效能明显增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出台《科技贷款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强担保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加强银政银企对接,加大金融服务力度,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引进全市区县首家民生银行科技支行,全区各类金融机构达到51家。完成村镇银行增资扩股和股份改制,努力打造服务“三农”和中小微企业的本土银行。组织银政银企对接活动47次,落实企业贷款25.6亿元,增长17.6%。积极扶持企业上市,久日化学成为全国首批“新三板”挂牌企业。

  (二)着力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紧紧抓住城市化这个龙头,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快中心城区和示范镇建设,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全面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和形象品位。

  城乡规划体系日趋完善。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理念,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保障和促进发展的作用。成立区规划委员会,加大规划组织实施力度。编制完成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和北部新区分区规划,完善提升城市总体规划,深化细化重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积极推进电力、供热、排水、消防、公交等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采取国际招标形式组织实施北部中心核心区城市设计,规划编制水平不断提升,规划体系主体架构基本形成。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完成地铁5号线拆迁和均胜路、淮河南道等6条城市道路建设,启动外环北延线、志成道延长线、朝阳路、龙门东道等道路建设和津榆公路改造。配合做好地铁3号线运营工作。九园公路全线通车。强化电力保障功能,完成大张庄示范镇外线供电,新建朝阳路110KV变电站,启动喜逢台110KV和京福路35KV变电站建设,实施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6条高压线路切改,为项目落地腾出空间。启动双青新家园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站建设。针对城区排水设施老化现状,实施北医道、顺义道等4处重点积水片区管网改造,完成高峰路排水渠清淤和丰产河节制闸建设,建成南仓、南仓西2座泵站,47中、闫街泵站主体竣工,城市防汛排沥能力得到提升。

  城中村改造和示范镇建设取得新进展。综合运用各种方式,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完成拆迁36.5万平米,其中刘房子杨咀、丁赵村等8个还迁地块全部清零。启动98.1万平米安置房建设,在建面积146.2万平米,34.8万平米主体封顶,三义村实现整体还迁。坚持一镇一策、多措并举,想方设法破解难题,积极推进示范镇建设。大张庄、双街、北仓镇共63万平米安置房开工建设,青光镇7万平米安置房及配套公建竣工,大张庄镇30万平米安置房实现还迁,8个村3000多户村民迁入新居。

  市容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巩固发展“奋战900天”成果,不断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向纵深推进。完成城际铁路沿线、大桂道等7条道路综合整治,修缮佳园新里、果园里等8个小区里巷道路,打造京津路沿线夜景天际线,开展农村垃圾、交通秩序、扬尘撒漏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努力改善城乡环境秩序。新建和提升城市绿地104万平米,新增造林2.1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4%。在全市率先启动郊野公园建设,一期工程基本告竣,示范段建设成效显著,形成大绿野趣、生态自然、林水相依的滨水景观。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启动实施有机化工厂、江天型钢等5家危化和重工企业搬迁,开展重点行业、污染企业专项治理,完成20台燃煤锅炉改燃并网,万元GDP能耗下降4.1%,节能减排目标圆满实现。大力推进清水工程,启动双青、大双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淀南引河全线、丰产河12.9公里综合治理和大双污水处理厂主管网建设,同生化工厂铬渣山得到根本治理,生态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土地整理监管力度加大。加倍珍惜土地资源,成立区地价委员会,制定出台《加强土地整理储备管理工作的意见》,强化政府主导作用,规范土地整理运行机制。完成6宗745亩经营性用地整理储备和48宗5570亩工业用地整理出让,3宗334亩公益性用地交付使用。结合国家土地督查,深入开展土地执法监察和违法占地、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制定处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及违规拆改职责分工和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治理违法占地189宗1528亩,拆除违章建筑165处8.4万平米,持续推进“双违”治理。

  (三)着力改善民计民生,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全年用于民生方面支出达到32.8亿元,占全区可支配财力的76%,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三级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库,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6000人,妥善安置城镇新增劳动力2.1万人。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养老保险参保新增2684人,累计达到11.4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1.9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严格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村低保和五保集中供养标准,全年发放救助金6114万元,1.6万人受益。建成区残疾人劳动康复服务中心和3个社区康复站,残疾人服务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民心工程取得良好效果。围绕利民、惠民、便民,大力实施10个方面65个子项民心工程,改善群众生活,凝聚民心民气。高标准完成19个旧楼区提升改造,一次性通过全市验收。改造提升集贤公园。建成10个示范社区。完成供热管网“一户一环”改造95万平米,补建供热4.6万平米。积极发展商业便民设施,新建2座标准化菜市场,创建2处社区商业中心。大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收购30部个体车辆、9条客运班线,新开8条、调整2条公交线路,启用引河北里、淮河东道公交站,公共交通日益完善。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础教育稳步推进,建成辰风小学,新建改建幼儿园11所,“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在全市首批完成全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工作。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中考成绩比全市平均分高出31.6分,高考一、二本上线率64.3%,比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连续六年蝉联市中小学运动会冠军。成立北辰社区教育学院,启动教育信息化中心建设,我区被确定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实验区,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教育督导工作先进集体。医疗卫生设施水平明显提升,启动市第二儿童医院建设,完成北辰医院新住院楼、瑞景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和中医医院住院楼改造,中医院晋升三甲医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体竣工。文化事业结出新硕果,在全市率先成立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率先实现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深入开展“双百双千”文化惠民工程,成功举办第三届“天穆杯”全国小品展演,歌曲《运河颂》等4个节目入围全国第十六届“群星奖”,我区被授予全国“服务农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称号。文化产业迈出新步伐,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创办区文化艺术品超市。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举办全区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参加全国第七届农民运动会和市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全面实施“家佳推进计划”和“十百千万”促进项目,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继续保持稳定的低生育水平。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果,全社会文明素质不断增强。加大档案工作服务力度,我区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国防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我区被评为全国家庭教育示范区。

  社会局面保持和谐稳定。强化稳定第一责任,切实维护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认真落实属地管理、领导包案、考核通报等信访制度,巩固深化“四位一体、三调联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特殊人群、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在全市率先建立社区矫正移动管理平台,扎实推进“平安北辰”建设,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集中开展危险化学品、消防隐患、交通安全和车辆超载超限专项治理,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妥善处理防汛抢险等突发事件。

  (四)着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行政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民主监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作用,加大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办理力度,41件建议和30件提案全部办复。扎实推进“六五”普法,依法治区工作成效明显。强化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督查联查、现场办公等制度,努力形成高效决策、科学调度、执行有力的落实体系。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机制,修订政府工作规则,完善议事决策程序,提高政府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深入开展“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和“走基层、摸实情、解难题、办实事”活动,组织300余名机关干部深入近千家企业和项目,解决5900多个实际问题。制定出台《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的实施意见》,健全八部门联审制度,加大项目服务力度。完善政风行风评议,扩大考核对象的覆盖面和民主评议的参与度。积极推行政务公开,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依法做好村委会、居委会换届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更好地开展工作。狠抓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加强财政资金、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章制度,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全力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年,是全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一年,是全力应对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局面和谐稳定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我们始终不动摇、不懈怠、不畏难,坚定信心,恪尽职守,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迈出了建设天津北部中心的坚实一步。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倍感充实、倍受激励、倍加珍惜。发展成果来之不易,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同心同德和拼搏奋斗。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北辰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发展和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服务业比重偏低,镇村发展不够平衡,财税增收压力较大,转变发展方式、壮大经济实力的任务艰巨繁重;二是规划体系还不尽完善,城市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还存在薄弱环节,城中村改造和示范镇建设亟待提速,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任务艰巨繁重;三是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还不够高,环境面貌、功能形象仍存在较大差距,“双违”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区的任务艰巨繁重;四是维稳工作和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期望还有一定差距,改进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的任务艰巨繁重;五是个别部门行政效率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应对复杂局面、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有待提高,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效能的任务艰巨繁重。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3年主要工作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推动天津北部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一年。当前,世情、国情、区情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标志,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必将掀起新一轮竞相发展的热潮。市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北部新区和京滨综合发展轴建设,为我们借势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创造了难得机遇。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我们的区域发展活力和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一些大项目好项目正在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区第十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天津北部中心的宏伟目标,全区上下形成了团结奋进、顽强拼搏的良好局面,为我们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注入了强大动力。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虽然经济发展的企稳回升态势正在逐步显现,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稳增长的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必须强化忧患意识、拼抢意识和争先意识,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确保在新一轮发展中把握主动、赢得先机、走在前列。

  新的一年,区人民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市、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按照“振奋精神、攻坚克难、稳中求进、重点突破”的总要求,坚持城市化率先发展战略,把推进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计民生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城市化建设迈出新步伐、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不断开创建设天津北部中心的新局面。全区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22%;区级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内资到位增长25%;外资到位增长10%。完成市下达节能减排指标。

  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加大项目开发建设力度

  抓住国家重视和鼓励实体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把大项目好项目作为增实力、上水平的关键,切实形成“三个一批”的良性循环,培育更多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把招商引资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千方百计招大引强,推动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壮大招商队伍,培养引进百名专职招商人员,健全竞争、考核和激励机制,形成浓厚的招商氛围。建立项目登记备案制度,规范项目引进流程,统筹安排项目布局,努力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招商引资成功率和项目摆放的合理性。围绕现有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推动关联产业集聚发展。瞄准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行业龙头、央企国企、大型民企、上市公司和科研院所,编制定向定点招商目录,集中力量重点攻关。积极拓宽招商渠道,举办欧洲国家、北美地区和北京中关村招商推介会,争取更多的新项目好项目落户。主动与行业协会、各地商会、投资公司、驻外办事处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广州、福州等地派驻招商人员,延伸工作触角,挖掘项目信息。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5个,总投资规模超过700亿元。

  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强化区级领导、镇街园区、职能部门和项目单位责任,形成四位一体、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落实领导包项、部门联审、专人领办等制度,建立企业发展共享服务平台和镇街行政服务中心,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提高项目运作效率。坚持“一企一策”,强化全程服务,帮助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实际问题,推动落地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年内79个待建市、区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70%以上竣工投产。

  (二)充分发挥园区支撑带动作用

  把园区作为优质项目集聚、高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增强园区的承载能力和综合实力,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示范园区、镇级工业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提升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品质。强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发动机”作用,坚持招商与建设并重,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5个,投资规模超过240亿元。启动20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确保30个项目竣工投产。以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电子商务等业态为主攻方向,打造商贸核心区。启动国家级新闻出版装备产业园建设。完成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区增速,税收增长30%以上。

  加速示范园区发展。狠抓招商引资和载体建设,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5个,投资规模超过220亿元。启动20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确保28个项目竣工投产。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和商务中心,完成拓展区基础设施建设。陆路港物流园区公路货运交易中心投入运营,区域配送中心、产品展销中心和商业综合配套区初具规模,启动建设物流配送、信息服务、动产交易三大平台。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区增速,实现税收翻番。

  改造提升镇级工业区。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区镇联动、协调推进”的思路,实施镇级工业区改造提升,完善规划设计,明确产业定位,确定投资主体,启动宜兴埠、双街、北双和西堤头镇工业区改造提升,加大整合拓展、空间挖潜和低效企业置换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引进高端项目,努力打造功能齐全、产业集聚、环境优美的现代产业园区。

  (三)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

  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和现代农业增产增效,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壮大工业实力。巩固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提升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制定产业提升规划,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实施装备制造业三年行动计划,做大做强成套装备、动力传动等行业,培育壮大印刷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等行业,打造衔接紧密、配套齐全的产业链。统筹产业布局,依托重点项目,延伸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条,推动主导产业加速集聚。加快环内重工和仓储物流企业搬迁,淘汰耗能高、污染重、效益低企业。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5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6个。销售收入超十亿元和百亿元企业分别达到30家和4家。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科技研发和金融服务为重点,依托中心城区、产业园区和示范镇建设,推动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集聚联动发展。筹划“一区两园”建设,搭建服务业发展平台。集群式发展楼宇经济,建成商务楼宇40万平米,打造4片楼宇聚集区。瞄准知名品牌和高端业态,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9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9个。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7%以上。

  做优做精都市型农业。坚持走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道路,努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大力推进种源农业发展。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完成食用菌基地二期工程,筹建葡萄主题公园。改造提升设施农业2000亩,建设放心菜基地4000亩。发展特色产业和旅游特色村,争创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和最具魅力乡村。新建合作社10家,争创市级示范社。深化“平安农机”创建,农机综合作业率达到86%。实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确保实现零疫情。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三农”保险服务站。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建成区气象预警监测中心。抓好泵站、农用桥涵闸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把创新驱动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努力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创新环境,为全区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着力构筑科技创新高地。以大院大所为引领,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支撑,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主体,打造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制定出台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意见。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提升国家高端数字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水平,推进高端医疗器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引进中科院北京分院等科研院所,抓好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6家。支持各镇街、园区采取新建、改造、整合和置换等方式,建设单体5000平米以上的孵化培育载体。累计建设孵化器10个、100万平米。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完善扶持政策和服务体系,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800家、小巨人企业50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加强技改开发和标准化建设,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80个,列入市技术创新项目2个,形成国内外领先水平科技成果40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申报专利2000件。新创市级名牌产品10个,新增驰著名商标10件。落实区人才发展各项政策,着力引进高层次、高技能急需紧缺人才,积极搭建科技人才培育平台,确保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大力推进金融服务创新。把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加快金融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成立区金融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金融创新发展工作意见。引进各类金融服务机构,支持北辰村镇银行继续做好增资扩股和股份改制,规范社会组织和民间资本设立小额贷款、担保和基金公司。创新融资模式,推广新型融资工具和融资产品,鼓励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形式直接融资。组建“融资超市”,促进银企对接的规范化、常态化和品牌化。整合国有资产,成立投资控股公司,提高政府融资能力。继续加大对担保平台的扶持力度。完善“借用管还”风险防范机制,不断优化金融发展环境。

  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进“三区联动”,培育更多的强镇强村。强化税收服务和税收征管,优化税收结构,努力涵养税源。建立税收联动机制,发挥各部门和镇街税源办作用,做好协税护税工作。结合“营改增”税制改革,搞好工作衔接,引导物流企业和运输企业注册,防止税源流失,培育新的税源增长点。健全财政管理机制,强化预算管理和预决算审核,加快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和规范政府采购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和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加强审计监督,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稳妥推进“三改一化”试点工作。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效益,促进外向型经济健康发展。

  (五)强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抓住京滨综合发展轴和天津北部新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坚持规划为先、建设为要、管理为重,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发展品质,用城市化带动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建立全覆盖的规划体系。加大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力度,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结合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全市总规修编,深化提升总体规划,实现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市政公用设施等专项规划编制。开展北部中心商贸区、鸿仓都市产业园、银河风景区等10个地块159平方公里城市设计。加强对规划执行的监督检查,切实用规划引领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启动北部中心核心区开发建设。依据北部中心核心区城市设计,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制定开发建设实施方案,成立开发建设指挥部。开展地籍权属现状调查,基本完成核心区土地整理储备工作。启动道路、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整理地块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出让地块项目建设进度。

  打好城中村改造攻坚战。坚持以建促拆、拆建并举,强化指挥部一线督促指导和协调推动作用,发挥镇街村主体作用,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坚决打赢城中村改造攻坚战。6月底前,完成12个村拆迁,启动51万平米还迁房和71万平米公建建设。10月底前,完成剩余拆迁任务,启动剩余项目建设。100万平米还迁房主体封顶,32万平米竣工入住。

  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强化指挥部协调推动和各镇主体作用,促进投融资平台健康运行。严格实行绩效考核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完成拆迁230万平米,开工还迁房及配套公建330万平米,实现复垦180公顷。加快63万平米在建还迁房建设,确保38万平米主体竣工、25万平米实现入住。西堤头镇纳入全市第五批示范小城镇,实现全区示范镇建设全覆盖。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路网交通和基础设施体系。协调推进外环东北部调整线、新津围快速路、地铁5号线和大北环铁路建设。启动光荣道、高峰南路等4条道路建设。外环北延线一期、姚江东路等3条道路竣工通车。改造完成津榆公路北辰段。加快推进志成道延长线和城中村、双青新家园等10条配套道路建设。启动淮河道、淮东路和望江路3座雨水泵站建设,提升建成区排沥能力。启动实验中学人防工程建设。建成2座变电站,启动7座变电站建设,努力提高电力保障供应能力。

  抓好土地整理和违法占地治理。按照“出让一批、储备一批、整理一批”的思路,加快经营性用地储备、整理和出让进度,储备7宗4332亩、整理7宗3547亩、出让7宗1630亩。严格落实《处理违法占地行为分工和责任追究的规定》,坚决查处、有效遏制违法占地。

  (六)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满腔热情,高标准实施10项民心工程,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群众过上更好生活。

  多渠道促进就业增长。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加大岗位开发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制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鼓励政策,建立就业培训基地、农民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和妇女手工编织业发展中心,扩大企业实习基地规模,加强与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培训6000人,新增就业1.7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000人。

  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农民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养老保障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大职工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做好建筑业农民工工伤保险扩面工作。全面落实养老补贴、低保和五保等救助政策。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调处力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尽心竭力改善群众生活。制定出台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政策措施,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渠道,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深入推进旧楼区改造提升工程,完成23个旧楼区和120万平米“一户一环”改造,使3万户居民受益。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建7个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2个托老所,让更多老人得到更好照顾。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继续搞好基本生活、康复、就业和维权等方面的保障服务。在环城四区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新增公交线路12条,优化线路8条,使群众出行更便捷、更顺畅。提升商业设施档次,启动合成地块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兴建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五星级酒店,建成秋怡家园标准化菜市场,不断满足广大居民生活消费需求。

  (七)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区

  强化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和凝聚力意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宜业宜居、舒心舒适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北辰。

  优化提升生态环境。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推进绿色发展、永续发展。继续推进郊野公园建设,新建跨河景观桥1座、漫水桥2座,完成绿化1600亩,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成立郊野公园管理处,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实施大绿工程,新增造林5210亩,农村林木覆盖率达到24.5%;新增和提升城市绿地89万平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加快推进清水工程,完成郎园引河、中泓故道等4条河道治理。积极推进河长制,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果。完成大双、双青污水处理厂和西堤头、宜兴埠环外等重点片区的污水主干管网建设。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实施20台燃煤锅炉改燃并网。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强化环境监管,整治违法排污企业。完成生态区建设年度目标任务。

  综合整治市容环境。巩固提升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开展市容环境示范工程建设,打造15个示范村、20个示范小区、10条示范路和2个示范公园。以道路绿化为重点,突出层次感、色彩感和季节感,打造京津路、铁东路、龙门东道等9条绿色生态廊道。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由主干路向次支道路和社区里巷延伸,实施4条道路综合整治和12个小区道路整修。加大环外国省干道、城郊结合部等重点片区整治力度。开展农村垃圾专项整治,全面建成“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垃圾清运系统。改造提升夜景灯光。健全环卫设施和城市家具,新建和改造3座垃圾转运站、2座二类公厕。提高扫保机械化程度,实现清扫保洁全覆盖。

  持续加强城市管理。发挥城市管理委员会督查督导作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严格目标责任制,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高规范化、精细化和数字化管理水平。做好居民小区管理。严格落实《处理违法建设及违规拆改分工和责任追究的规定》,杜绝新增违法建设,坚决查处现有违法建设。认真宣传落实《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形成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

  (八)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顺应全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持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千方百计把各项社会事业做得更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

  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强以“三个倡导”为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成杨连弟纪念馆。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全社会文明程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北仓杯”环渤海青年歌手大赛、区首届春节文化庙会、第八届和谐文化大舞台和“金光大道群众艺术之星”大赛及巡演活动,开办《今日北辰》电视栏目,做大做强五大文化品牌。加强区级公共文化设施和镇街文化活动中心、村居文化活动室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承办华北地区传统武术大赛。认真做好区志续修、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以史明志、资政育人作用。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建成教育信息化中心、双街第二模范小学、秋怡小学和3所幼儿园,筹备中小学生劳动军训实践基地。巩固学前教育发展成果,推进学前教育改革提升工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配套改革。承办海峡两岸优质教育校长论坛和全国终身教育天津论坛。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先进区和社区教育示范区。

  健全医疗卫生体系。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强化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推进市第二儿童医院和代谢病医院建设。建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大张庄镇、普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区妇幼保健中心。加强医德医风和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力度。创建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两个纲要”、“两个规划”示范区。积极发挥红十字会作用,继续做好应急自救互救培训工作。提升人口计生基层基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深入实施“家佳推进计划”,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九)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创新工作理念、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完善社会管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推进社会管理项目机制和市区级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建设。探索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新途径和农村居住社区管理服务新模式。加快镇街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规范社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推进社区“一站式”服务,提高社区“网格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用群众工作统领信访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包案、风险评估、分析研判、督查督办和跟踪回访等制度,完善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和处置预案,加强源头治理,化解信访积案,解决突出问题。深入落实“四位一体、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体系,强化农村基层治调组织作用,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着力在基层一线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建设平安北辰。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做好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扎实做好国防和双拥工作,促进军地共建、军民团结。

  切实保障公共安全。强化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和道路交通、消防隐患、超载超限等专项整治,实现高危企业和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全覆盖,避免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确保不发生较大事故。完成2座消防站建设。加强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建成军地一体化应急指挥平台,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强化安全意识,确保校园安全。继续实施放心食品系列工程,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十)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穷尽职能,忘我工作,模范遵守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实更好,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府。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把握新思想、新论断,更加自觉地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完善知识结构,强化理性思维,加强战略性重大课题的研究谋划,切实提高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

  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广泛开展以“学习贯彻十八大,争当满意公务员”为主题的“走基层、摸实情、解难题、办实事”活动,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深入了解真实情况,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多办让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

  努力建设效率型政府。大力倡导精细化、零差错、高效率的工作作风,把求真务实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一心一意谋发展,集中精力抓落实。推行“一线工作法”,做到一线决策、一线指挥、一线推动、一线落实。深化行政事业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切实改进会风文风。坚持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切实提高政府决策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努力建设法治型政府。深入实施“六五”普法,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建设法治北辰。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完善依法行政考核体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政协的监督,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据章程开展工作。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和对台工作,巩固民族团结,凝聚发展合力。

  努力建设廉洁型政府。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做好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和惩处等各方面工作。进一步规范用地审批、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管理权力的运行,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不断扩大从源头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以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北辰跨越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建设天津北部中心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肩上。区人民政府要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区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共同开创北辰更加美好的未来!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版权声明|法律声明

主办单位: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30001 津ICP备1200731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3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