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关于印发北辰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11120113000188787T/2023-00003 发 布 机 构 :天津市北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 文 字 号 : 〔津辰发改〔2022〕1号 〕 主    题 :经济运行

成 文 日 期 :2022年01月27日发 文 日 期 :2022年01月28日

有   效  性 :有效

废 止 依 据 :

关于印发北辰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委、办、局,区直各单位:

《北辰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已经北辰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天津市北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127日     

(此件主动公开)


北辰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农村工作、财经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发展呈现出稳中向好、结构向优的良好态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9%实际利用内资176.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832万美元。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成果丰厚

首都资源项目加速集聚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全力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加大组织推动力度。围绕北京央企疏解名单突出我区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引进符合北辰产业定位的首都项目,召开专题会议15次,在京组织招商活动20场,走访目标企业50余次,加强与中船重工、中车风电、七所高科等驻区央企沟通对接,促进企业增资扩能,吸引上下游企业辰投资全年引进首都项目80个,协议投资额34.4亿元,其中中材国际投资、中国一冶设计院、中国华电氢能等央企三、四级机构11家,居全市第3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在市政府《要情快报》专刊刊发,服务中铁(天津)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来津快速落户被评为全市典型案例。

重点承接载体加快建设。高标准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重点打造5.9平方公里核心区,扎实推进市政道路、雨水泵站、能源站、燃气高调站等38个配套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完善配套载体功能,高端装备产业园通过市重点承接平台考核评估SMC一期、华科泰大族激光等17个项目竣工投产北科建弘创科技园、滨海联创制造产业园精雕数控赛迈斯、建科二期等41个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北辰京津医药谷开发建设,基本完成园区产业规划、城市设计及起步区控规编制和土规调整

重点领域协同加快推进。加快融入京津冀大交通体系,京滨城际铁路及北辰站建设全线开工筹建京滨城际西站联络线京津塘高速与九园公路立交工程顺利推进。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完成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深入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光华国际学校投入运营,北京十一学校天津实验学校完成立项,京津冀地区实现医保异地结算,安幸生故居、杨连弟纪念馆、烈士陵园成为京津冀地区红色旅游主题线路。

(二)产业发展能级明显提升,新动能支撑作用逐步显现

项目开发建设成效显著。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战略之举,突出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和先进地区,采取规划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海河基金、IDG资本、创维集团等合作伙伴资源优势,全力以赴招大引强选优。先后赴上海、深圳等地外出招商10余次,全年组织各类招商活动60余次引进了京东5G智能产业园、旭辰新能源一批高端项目。全年引进落地内资项目1495个,投资总额525亿元。内资到位项目158个,实际到位资金176.5亿元。半年内有望落地项目66个,投资总额44亿元。洽谈跟踪项目478个,投资总额1105亿元。全区“三个一批”项目达到353个总投资3325.2亿元加大项目服务力度,提高项目落地率,缩短项目从前期到开工建设,再到投达产的时间。拓宽项目资金来源,围绕园区提升改造、生态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积极申报中央预算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获得中央预算资金1950万元,成功发行7个项目政府专项债56.54亿元。

制造业强区扎实推进。优质项目加快集聚,中新药业滴丸智能制造基地、爱德克斯年产50万台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68家,累计达到500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172家,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0家。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对全区9条重点产业链实施“链长制”,开展对接活动20场,形成对接成果10个。研发制造能力取得新突破,晨天自动化、爱旭科技获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中材粉体、久日新材料2家企业获批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七所高科建科机械9家企业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重科技捷强动力等29家企业入选市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河工大智能装备研究院引入6个高水平研究团队,与中汽技术研究中心、沃德传动等10家企业共同打造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联盟,高性能机器人触觉传感智能系统成为突破35项“卡脖子”关键技术之一。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为企业转型升级赋能。充实智能制造项目库,入库项目达到180个,29个项目获批市智能制造专项资金1.14亿元。

服务业发展稳步向好。高端服务业加快发展,绿地全球贸易港先行馆投入运营,1号地块仓库基本建成。星河COCOPark商场部分主体竣工,宜兴埠未来天街一期项目交付使用,王府井购物中心完成联合验收,内部装修与招商工作同步推进。新开发服务业千万元以上项目160个,总投资83.2亿元。开展“嗨购”“双11促消费活动,组织奥迪、丰田、日产等车企联动展销,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9%,永辉超市、信誉楼百货等传统零售业拓展线上销售,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全区限上社零额同比增长4.2%。大宗商品交易活跃,以华南线材、中材国际等企业为代表的金属及煤炭销售企业全年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25.2%。全区限上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0.8%。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盘活楼宇面积2.24万平方米,新引进楼宇企业484家,累计达到4491家,税收贡献率超过7%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充分发挥“网络融资超市”和“新辰智贷”作用,为区内企业融资4.2亿余元落实质押贷款11256万元。推进中逸安科、中重科技等拟上市企业上市进程,我区在沪深主板上市企业累计达到8家,其中科技型企业7家。

新动能引育支撑强劲全年引育新动能领域在建及待建项目30个、投资规模228.35亿元,储备项目14个、投资规模295.16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比重达到45.9%,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7%(三季度),居全市前列。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8.6%,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0.48%(三季度)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566家,“雏鹰”企业、“瞪羚”企业和市科技领军(培育)企业分别入库308家、25家和2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实施“海河英才”和“北极星”人才计划,引入各类人才3934人,其中新动能领域200人,为8个市级“项目+团队”核心成员开辟落户绿色通道。全区增有效发明专利140件,万人均有效发明专利达40.29为411家企业落实专利补助资金514万元

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载体功能大幅提升

示范镇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围绕“拆、建、还、出”重点环节,全力推动示范镇完成阶段性闭合。完成拆迁扫尾2.21万平方米,大张庄示范镇北区在建安置房全部具备还迁入住条件,成为全区第一个安置闭合的示范镇项目。青光示范镇平台通过债权融资与中国一冶进行战略合作,实现首个地块99亩土地挂牌出让,回笼资金8.03亿元。双口示范镇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区建开公司和中铁投资共同搭建投融资平台,并取得区政府授权,基本完成北部镇区控规修编。城中村改造完成刘房子三期还迁任务,宜兴埠B3地块、A地块、勤俭村地块共计3584套安置房具备准入标准,吴咀村1176套安置房、天穆村1372套安置房主体完工。

土地收储出让稳步推进。科学合理实施土地收储,全年收储改革试点区域普济河道粮库地块、文庆道冈北地块等5宗1007亩土地。多措并举加大土地出让力度,完成北辰道阿尔斯通A地块、辰锦路星河时代南地块等131203亩土地出让,实现土地出让金83.6亿元,回收土地整理成本66.22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在施基础设施项目23个,地铁4号线北段全线开工,已进入盾构施工阶段北辰东道及综合管廊项目可施部分基本完成。外环东北部调线与津蓟快速路立交、铁东路上跨龙门东道立交工程顺利推进。姚江路、天宁道10道路项目完工崇业道、辰永路14道路项目进场施工朝阳路下穿南曹铁路工程14个项目启动前期工作。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农业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圆满完成小麦、棉花、水稻等重点农作物种植任务,蔬菜和食用菌产量超过4.6万吨,经济作物达到6020水产产量超过3107.7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增至4600亩。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建立益农信息社65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家,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家,市级农民合作社11家,家庭农场达到145家。新建设施农业5599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3万亩,新增节水面积6100亩,改善灌溉面积3万亩。优质种养殖种源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完成德瑞特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基地11.8万平方米连栋大棚建设耕耘种业、梦得奶牛、益多利来水产等种源基地实现种源技术自控,金亚麻蛋鸡、华园种猪场实现生态养殖,五大湖鸡蛋、弗里生乳牛分别获得“津农精品”产品品牌及企业品牌认定。做大做强农产品展示中心,入驻企业达到52家,整合特色农产品104个,形成品牌产品18个,通过网络直销、积分兑换、补贴、秒杀等营销手段,扩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乡村旅游初具规模,韩家墅村完成墅外桃源景区二期项目提升,获评第三批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西堤头曙光水镇获评国家乡村旅游4A级景区,成为“网红打卡地”。双街都市绿谷郁金香繁育基地开园纳客,庞村农业文旅综合项目对外开放。双口小五堡田园综合体基本完成四个村庄施工任务,徐堡村林下鸵鸟养殖项目为乡村旅游注入新元素。韩家墅墅外桃源、双街庞艺术民宿分别获评第三批天津市3A级、2A级乡村旅游区。郊野公园经营管理水平有效提升,游客数量大幅增加。我区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逐步成为天津市近郊及京冀周边地区休闲自驾游重要目的地。

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编制29个规划保留村村庄规划,形成“1+N”规划体系。完成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规划保留村全部实现自来水转换,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卫生厕所普及率基本达到100%。强化农村全域清洁化“三级网格”管理体系长效机制,全面启动第二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提升村庄庭院绿化美化率我区获评“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重点生态林管护考核居全市第一。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建设“四好农村路”10公里乡村公路、公交线路、农村电网、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

乡村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圆满完成121个村党组织及村委会换届选举,全面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积极推进乡村治理体系试点创建,细化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村民自治实践不断深化。创新矛盾化解机制,建立“小巷管家”队伍126个,招募志愿者526名。深入开展精神文明示范村创建活动,大力选树文明家庭和道德模范,双街村、韩家墅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典型案例。做好产权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完成123个村村集体资产清查集体经济组织换届考核。着力强化法治乡村建设,大张庄村成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市级示范村94个启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五)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国企改革深入推进。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完成20家区属国有企业出清和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制。完善国资监管体制组建经开区、辰融2家区管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建立三层架构监管体系推动国资监管管企业转向管资本“智慧国资”监管平台上线运行,新增国企党建、债务管理等5个区域特色功能,实现国资监管从“事后处理“事前规范、事中控制、事后评价”

政务效能持续提升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动建设智慧政务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线上服务和帮办服务政务服务企业设立窗口荣获天津市“青年文明号”称号企业设立登记网报率达到98.3%,审批时限压缩至0.5个工作日,审批时间平均为2.3小时,通过承诺审批和容缺受理为企业办件876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向4185家新开办企业免费发放印章12555枚,为企业节省成本90余万元,通过“邮寄办”为企业免费邮寄营业执照1000余个,实现企业开办“一次办好”。大力推广跨省通办,与冀鲁京等8个省市达成合作,建立“异地受理、属地审批、就近取证”服务模式,企业主体登记、医疗服务等81项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深化“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用好“津策通”2.0版加大政策宣传解读、精准推送和落实力度,问题收集率100.04%,答复企业问题2440个,解决问题2241个,均居全市第2位落实“民营经济十九条”“民营经济26条”等改革措施,为企业减免税费超过6亿元。认真落实转供电政策,惠及终端电力用户1.6万余户。推进大质量体系建设,打击查处侵权假冒商标案件24件,我区成为全市首批质量认证示范区,在全市质量考核中首获A级评价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公平正义,“信用北辰”与“信用中国”“信用天津”信用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参加全国信用平台观摩并获得优秀奖,被国家发改委命名为“地市级特色信用平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2700户。

(六)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城市环境面貌明显改观

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优化至4.84,PM2.5平均浓度降至41微克立方米,优良比率达到68.6%。完成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涉气污染源执法检查等14专项行动573个“双随机”抽查任务全区41家市级重点企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持续深化扬尘等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机动车排放等移动源污染治理,扎实开展臭氧污染防控,圆满完成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提标改造地表水及河道水环境治理扎实推进,开展入河排污口调查及黑臭水体监督监测,持续监测117条已完成治理的黑臭水体完成27家重点排污单位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安装联网,新建区级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13座,基本实现水质自动监测全覆盖。开展南水北调、引滦明渠水源保护区专项排查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完成北部新区污水处理厂12万吨/日工程建设,实施西部地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建成4座灌溉泵站,完成骨干河渠清淤10公里。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双控”指标低于市控制指标,地面沉降监测指标持续向好,地下水水位持续回升。加快重点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完成农药厂地块全部土壤修复任务及地下水达标初判。开展同生化工厂周边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北辰道南B地块、天津有机化工一厂、铬渣污染地块等暂不开发地块开展风险管控启动自强化工地块治理修复成立区“双碳”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双碳”目标引领,加强“两高”项目管理,开展重点用能单位“双控”考核、清洁能源替代等工作,淀发、银辰2家供热企业完成煤改燃工作,晨兴力克、振兴水泥启动超低排放改造。燃煤消费总量14万吨,能源消耗同比下降13.9%,低于市下达控制指标。

“双创”成果巩固深化。举全区之力常态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国家卫生区启用“北辰区全国文明城区数字化管理平台”,持续开展楼道革命、志愿服务、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等活动,扎实推动全国文明城区第一轮复检工作建立国家卫生区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卫生镇创建全覆盖,继天穆、北仓、双街、大张庄4个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之后,小淀、青光、西堤头、宜兴埠、双口5个镇进入全国验收名单。强化城市精细化治理建成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城市管理、绩效城管“三位一体”考核体系完善环卫一体化工作机制打造新村、瑞景两个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启动韩家墅积存垃圾治理建成区全年处理垃圾17.6万吨。开展绿化美化行动和全面义务植树活动提升改造城市公园绿地1.4万平方米,治理绿化裸露地块2万余平方米,基本完成朝阳路西半幅等道路绿化任务实现以绿治脏治乱。

(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发展

疫情防控常抓不懈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审慎如初抓好疫情防控。强力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完成三剂次疫苗接种188.84支,全人群首剂接种率达到84.6%。严格“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累计接返国际航班入境人员4356名,排查重点地区来津人员9.28万,追踪流调和协查确诊病例接触者702累计集中隔离5929。实行发热门诊闭环管理确保发热患者核酸检测率100%。布防基层医疗机构“哨点”,实行退热药品取用实名登记,确保可疑患者早发现、早处置。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建成城市核酸检测基地,累计完成核酸检测15万人次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财政资金在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扎实推进20项民心工程,新建菜市场2座,新增和优化公交线路10条,新建充电桩221台。坚持就业优先政策,落实稳就业保就业措施,多层级全覆盖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06场,帮扶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全年新增就业1.99万人。扎实推进全民参保工作,全年新增参保1.89万人。全力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扩面,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达到109家,50家医疗机构实现医保异地联网结算,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全部享受医保新政策,市区级困难村特殊群体100%纳入保障范围。不断提升救助水平,用好经济状况信息化核对平台救助效率精准度极大提升。累计救助2200余人,全区4725户救助对象实现应保尽保,特困供养人员、政策边缘户、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群体实现“应兜尽兜”。持续完善为老服务养老运营机构增至18新增床位300张,累计达到3371规范养老机构建设,隐患整改率达到100%。新增瑞康园、荣雅园2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累计达到19家。建立老人家食堂141个。扎实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志愿助老等工作,在全市率先建立独居孤寡老人清晨问候制度,服务老人2159名。果园里社区、佳荣里社区获评首届“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和实训基地投入使用全面落实优抚待遇,退役军人安置实现“无缝对接”,“退役军人之家”实现镇街村居全覆盖,为“一中心两站”服务管理网络配备职工594人,服务退役军人1.3万余名。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集团化办学规模,璟悦中学纳入华辰教育集团实验中学纳入实验教育集团,与天师大教育集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北仓幼儿园改扩建工程中储小学新建工程主体在建,九十二中学改扩建项目完成立项,接收幼儿园和中小学9所,新增学位5190个。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家长负担。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推动医联体网格化管理,健全区域远程诊断和临床会诊中心,全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在数字健共体上线运行,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与区三甲医院医师资源共享、检查结果互认。基层医联体专家门诊诊疗患者8990人次,基层与三级医院间转诊量逾2万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格局初步形成,我区被国家卫健委列为全国典型案例,大张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批全市首家社区医院。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7%,累计签约家庭医生25.8万人,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入户服务1万余次。丰富群众文体生活,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演出、和谐文化大舞台、红歌大家唱、杨连弟英雄事迹连环画展等文活动。组织文化惠民演出进基层、进乡村、进校园32场。1个镇综合文化站和69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通过天津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达标验收。图书馆建成全市首家微型科技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300余场,累计进馆人数达20万人次。大力促进全民健身举办健步大会、骑行等体育活动,完成25项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组织参加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获得3金2银1铜优异成绩。宜兴埠镇成功入选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天穆镇被文旅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安幸生故居列入天津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天津市烈士陵园171件藏品列入天津市第一批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穆氏花毽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社会治理安全有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形成“七色民情图”“五从五到”等社会治理特色品牌,深化“一核一网多元共治”治理模式,全科网格和警务网格深度融合,纳管“四失”“五类”人员4.7万。完善人民调解机制,化解信访积案356件,化解率达到86.2%,建立健全区镇两级社会矛盾调处化解中心,化解群众来访729批,化解率达到78%。强化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5万次,化解矛盾纠纷2333件双环邨派出所入围全国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候选单位。强化公众参与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选任人民陪审员79名镇街、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为群众提供普惠便捷法律服务。全力推进治安防控,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以四大行业领域整治攻坚战为抓手,破获恶九类刑事案件227起、抓获恶九类犯罪嫌疑人212人,同步推进“打财断血”,开展“黑财清底”专项行动,有效铲除黑恶势力的经济基础,处置涉黑恶资产26亿余元,全力开展缉捕“漏网之鱼”行动,4名境内目标逃犯全部到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绩居全市第一,公安北辰分局荣获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严厉打击严重暴力违法犯罪,命案发案降至历史较低水平。深化“雪亮工程”建设,建设一类监控点位1310个、人脸抓拍监控62个、车辆识别监控卡口62个,整合二、三类视频点位1.2万余个,新建120个智慧平安社区。建设市、区、镇街、村居四级视频接入综治会议系统和数据中心,实现数据资源交换共享、安全可控。做好“飞地”治理工作,完成双环邨街移交划转和行政区划勘界确认。全区62个“飞地”治理点位全部实现“双覆盖”,达到“六清楚六到位”标准。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检查生产经营单位3.7万家,排查整改隐患问题2.9万项,曝光问题企业124家、停产整顿20家。大力开展交通安全整治,严格落实“一超四罚”,查处超限超载车辆1384辆次。实施餐饮质量提升行动,食品隐患整改率达到100%,“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通过市级评价验收,在全市2020年度食品安全考核中获得A级等次,取缔非法收药点位21处,查办药械违法案件74件,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思想不够解放,破解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思路不够开阔,措施招法不够有力;现代产业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仍需深化科研成果在地转化率偏低,重点产业集群化、规模化效应不明显,主导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够高,延链、补链、强链的任务艰巨;项目开发、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灵活,项目落地转化速度有待提高,营商环境对标一流仍有差距;城市化进程仍需加快,城中村改造和示范镇建设亟待提速,受市场大环境等因素影响,土地出让的进度明显放缓;公共服务设施欠账较多债务风险化解任务艰巨,生态环境指标时有反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社会治理效能仍需提升,影响社会稳因素不容忽视。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区委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肩负起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和提高整体发展水平的双重任务,加快产业向高端转型、城郊向都市转型,努力打造具有较强综合实力、浓郁现代化都市气息和体现天津都市形象、发展水平的标志性区域,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宜居美丽的新北辰。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完成市下达的“双碳”“双控”指标,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关键指标达到市规定标准。

(一)深度融入协同发展,在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上谋求新突破

精准对接首都项目。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提高政治站位,成立协同发展工作专班,加大组织推动力度,重点围绕央企疏解名单,突出我区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跟踪推进中材节能区域性总部、中国建材研发创新中心、中建交通天津公司总部、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研究院、中科院天仪研究院商业卫星等项目落地精准解决中国建材(天津)国家创新中心等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快项目落地全年引进首都项目100个以上

打造重点承接载体。提升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特别是5.9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品质,加快推进北科建弘创科技园、滨海联创天津制造产业园、绿地全球贸易港、双创联盟创新创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形成高端装备产业园、医药医疗器械产业园、天士力大健康产业园联动互补发展格局。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研究,推动北辰京津医药谷建设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建设陆路港物流基地,发挥陆路物流枢纽功能。

推动重点领域协同发展。协调推进京滨城际、立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配合启动通武廊市域铁路建设,加快融入“半小时通勤圈”“一小时交通圈”。加强与京津冀地区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合作和文化体育事业交流,启动北京十一学校天津实验学校校舍建设,加强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合作。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和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

(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上迈出新步伐

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围绕全市“1+3+4”的产业体系,聚焦四大主导产业,落实《制造业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实施方案》,实施5条优势产业链“强链”和4条未来产业链“建链”工程。突出中重科技、长荣科技、天士力等龙头企业产业链核心优势和区域产业配套优势,组织精准招商对接活动,有效提升配套服务能力,打造一批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产业链。

实施科技创新赋能工程。充分发挥河工大北辰智能装备研究院等区内院所、高校资源以及80家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优势,推进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速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新模式。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赋能平台服务能力,引导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培育两化融合贯标试点和智能制造项目。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培育“雏鹰”企业280家,“瞪羚”企业2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0家。提高科技成果在地转化率,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拓展“双创”联盟功能,落实“海河英才”升级版和“北极星”等人才计划,开展智能装备专业职称评审工作,加快集聚培养一批装备制造专业人才。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工程。深入落实领导包联制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资金、人才、配套、环保等问题,推动SMC二期、雅迪二期、精雕数控、国科恒翔、中荣印刷等项目尽快投达产。进一步盘活低效闲置工业用地,推进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持续推动铁东路等7个工业园区治理,打造万发伟星二期产业园和以爱旭、采埃孚等光能风电企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主题园区。

(三)强化投资拉动作用,在统筹项目开发建设打开新思路

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坚持高点站位、开拓视野谋划招商工作,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健全招商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全年招商计划,夯实招商主导力量,强化激励机制,将招商成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形成全区上下大抓招商的工作态势。围绕我区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北京、长三角、大湾区等先进地区,采取领导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加强与知名专业机构、平台公司的深度合作,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龙头项目,吸引总部型企业和功能性机构落户。全年引进各类项目不少于1000个,到位资金180亿元。

加强项目统筹推动。健全完善项目推进机制,采取“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跟到底”模式,对重大项目进行包保服务。瞄准列入全区“三个一批”台账的353个项目,特别是31个总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切实加大项目审批、规划选址、土地征转等方面协调服务力度推动储备项目尽早办理前期手续、前期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在建项目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强化项目包装策划统筹谋划一批符合政策支持方向的大项目,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财政资金政策支持,持续加强各种市级以上产业扶持资金申报工作。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工作,探索政府投资项目开发建设新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拉动作用,拓宽社会投资来源渠道,在扩大投资规模、提升投资质量、优化投资结构上持续用力

(四)大力促进消费升级,在提服务业能级水平上激发新活力

深入挖掘消费潜力积极融入天津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两中心”建设,全面加快推进绿地全球贸易港后续地块、星河COCOPark建设进度,推动王府井购物中心、宜兴埠未来天街一期项目投入运营建设潮悦汇、耀津商业中心、荣鼎商业中心。发展首店经济,吸引一线品牌进入北辰市场。鼓励传统实体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便利店向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和线上经济,组织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深挖消费潜力,培育新型消费,打造特色消费,吸引外来消费,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建设陆路港铁路物流基地,积极引进智慧物流、冷链物流、跨境电商项目,鼓励物流企业总部、区域中心等功能性机构落户。提升楼宇经济发展水平,持续盘活闲置楼宇,发展特色楼宇,充分发挥楼宇可视化招商系统作用,吸引总部型企业和功能性机构落户,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金融和科技服务,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进一步发挥“新辰智贷”政策优势,增强金融服务先进制造业和中小企业的能力水平。畅通与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沟通服务渠道,助力企业上市融资。抓好稳外资、稳外贸工作,服务好重点企业,促进存量外资企业增资扩产,引入更多外资项目。

(五)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在推进城乡绿色发展上开创新局面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城乡一体、产城融合、都市农业、美丽乡村”发展思路,推进乡村产业、生态、生活、文化、治理等“五个现代化”建设,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小站稻种植、生猪生产、黑臭水体整治等10项“挂图作战”指标落实。聚焦产业发展,重点围绕养殖业提质增效、种源农业提升改造、互联网+农业等乡村振兴领域扩大招商引资,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引领项目,实现农业产业化、园区化发展推动农业农村部农研中心落地,筹建乡村振兴研究院。推动曙光水镇、梦得奶业小镇、双街都市绿谷、小五堡林海果缘、庞咀艺术民宿、墅外桃园等乡村旅游项目“串珠成链”。大力扶持华原种猪、耕耘和益多利来等企业发展,培育金亚麻鸡蛋、奶油草莓、妙众堂黑豆茸等特色品牌农产品,扶持种源企业攻关“卡脖子”技术,实现种源自控。在产业振兴上实现新突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扩大农产品展示中心规模和功能,注册一批农产品商标,引入网络直播、网红带货等模式,扩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全面落实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三美四乡”工程,科学规划乡村布局,分类推进村庄建设,提升农村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深入开展撂荒土地排查整治,确保“耕地撂荒,园田不空白”。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试点推行“经账社管”模式持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试点创建,创建一批农村治理典型案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着力构建“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双枢纽联动、多片区发展”的城市发展格局,加快宜兴埠未来城、中东欧特色小镇开发建设,促进北仓运河文化村、小淀银河风景区、天穆民族风情区等项目落地建设。围绕“拆建还出”四个环节,积极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示范镇建设。加大与市级有关部门沟通力度,研究解决大运河保护、城镇建成区划定、主干道路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将工作重心由拆迁转移到加快安置房建设和土地出让上,推动已启动的示范镇尽快实现阶段性闭合,全面启动双口示范镇建设。加快城中村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破解郭辛庄、王庄A地块、吴咀村等地块配套问题,启动王庄B地块项目建设。加快土地整理出让及存量土地供应,创新工作机制,科学安排土地供应,综合推进收储、拆迁、招商、出让等工作。

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地铁4号线北段、北辰东道及综合管廊项目、铁东路上跨龙门东道立交等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城区路网骨架,启动辽河北道、涪江路14个项目建设,统筹推进铁西路、天许道等34个项目前期工作,商河道等9个在建项目年内完工。启动5个能源供热站建设。

(六)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上完善新举措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逐步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强化质量效益导向,发挥考核正向激励作用,提升国有企业运作质量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等领域有效激活各类生产要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推进“一制三化”“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深化各审批审评环节“五减”任务深入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3.0版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容缺受理、以函代证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助力重点项目建设。做好外省市对接,推动个体工商户登记等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推动落实优化营商环境责任清单,整改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包容普惠创新等重点指标,开展营商环境常态化监督评价。推动新政务服务中心尽快投入使用,打造全市一流智慧政务服务平台。深化“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用好“津策通”2.0版加大政策宣传解读、精准推送和落实力度,提升平台问题解决率,倾心倾力帮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

(七)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在提升城市形象品质上再上台阶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整改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24项反馈问题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狠抓污染防治攻坚任务落实,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紧盯PM2.5浓度、优良天数比例等重要指标,严格落实各类污染治理措施,完善天眼区域监管平台系统完成2家燃煤锅炉拆除工作。持续提升区域水质,加强饮用水和水源保护,提升地表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市下达区域地表水环境指标标准,扎实做好水体水质监测分析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确保饮水、用水安全。加快土壤治理修复步伐,开展农药厂地块效果评估,积极推进海豚橡胶、自强化工等地块修复治理推进天重三期地块、危险品仓库地块及安康地块修复工程及验收工作。做好重点污染源企业监督检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倒逼企业从严履行治污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双碳”工作,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强化节能监察。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保护红线、排放标准及重点行业约束,严格项目准入,严把排放总量。

巩固提升“双创”成果。常态化建设全国文明城区和国家卫生区,推进“创建”向“建设”整体跃升。加大交通秩序巡查执法力度,坚决整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推动停车管理市场化运营,加强共享单车停车秩序治理严查运输车辆撒漏污染、超限超载等违规违法行为,打造文明交通城区形象。进一步提升市容环境,创建2个垃圾分类示范街道,推进双口镇、西堤头镇两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建设,强化建成区环卫一体化工作,加强环境卫生日常保洁,实行垃圾日产日清、城市家具整洁干净、路面无污水杂物,对占道经营、里空外卖、流动摊位实行标准管理。高标准打造主干道路绿化景观带并向支干和次支干道路延伸,进一步拓展绿色空间。深化社区综合治理,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主体框架,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发挥居委会作用,及时整社区环境死角。深化创文元素打造,加大交通场站、商业综合体5类重点点位周边保洁力度补齐母婴室、志愿服务站等创文元素开展党员干部包社区、包道路、包点位“星期六”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北辰文明基因。

(八)着力改善民生福祉,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上提升新水平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加快政策兑现速度及落实力度,持续稳定就业,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多频次、分行业举办特色专场招聘活动,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就业群体充分就业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新增人员参保,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升兜底保障水平,抓好低保、低收入、特困供养人员等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推进救助站建设,对困难群体做到应救尽救。充分发挥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的作用,营造有利残疾人发展的社会环境。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持续创建双拥模范城,打造标准化、规范化退役军人服务站,打造一批红色精品“退役军人之家”。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模式,积极推进山峰教育项目落地。充分发挥示范园引领辐射作用,提升幼儿园办学水平。充分发挥公办幼儿园建设,加大托幼点治理,提升办园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新建小学、幼儿园6所,新增学位3570个。落实“双减”任务,深化“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入推进医药卫生改革,完善医联体管理,推动构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龙头医院诊断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推进医保联网结算,促进更多基层医疗机构数字健共体上线运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持续开展疾病筛查、重点传染病防控,力争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2%以上。加快养老院建设,提升为老服务水平增加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全年新增养老床位300张以上提升老年人食堂服务质量持续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推进创建示范性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第四届“敬老文明号”。深入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精心组织送文化惠民演出活动进基层、进乡村、进校园,开展和谐文化大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抓好竞技体育,组织参加2022年全运会、天津市运动会等体育赛事深入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推进文旅融合产业发展。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坚持人物同防、严防死守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做好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采样准备,进一步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建立可靠的免疫屏障加快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联勤联巡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遏制案件高发趋势推动“雪亮工程”“智慧平安社区”建设,构建“一网兜”警务治理格局,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强化反诈宣传,切实保障群众利益,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好矛调中心作用,完善多元调处化解综合机制。落实领导包案、属地管理、源头稳控等措施,确保信访积案“清仓见底”。严密稳控重点人员,落实高危人群排查管控,严防发生个人极端案件。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开展“随机查餐厅”“红黑榜”公示、专项检查等行动提升餐饮质量安全加强药械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收售药品等违规违法行为。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深化隐患治理。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预案演练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进程。做好自然灾害风险防治工作,提高应急处理监管能力和灾情应对能力。


政策解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版权声明|法律声明

主办单位: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30001 津ICP备1200731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3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