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津市北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文字解读
“十四五”时期是天津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区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宜居美丽新北辰的重要五年。谋划好“十四五”发展蓝图,事关全区长远发展,意义重大。根据《中共天津市北辰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北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了《天津市北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制定《纲要》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
“十四五”时期,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北辰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发展基础更加坚实,路径目标更加清晰,各条战线齐头并进,各项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越发坚定有力。虽然受经济周期性作用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北辰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给我们带来严峻挑战,但危中有机、难中有进,这也恰恰是倒逼经济转型升级、结构优化调整、实现并道超车的宝贵时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根据市发改委第267号《关于天津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我区对照《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征求意见稿)》,充分发挥北辰在区位、产业、人文、生态等方面的优势,研究制定了《纲要》。
二、制定《纲要》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到2025年,努力创建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行区、社会治理创新先行区、生态环境保护先行区。
展望2035年,北辰要成为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基本建成繁荣富裕、文明和谐、宜居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理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走在全市前列,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全面形成,经济综合实力和居民人均收入跃上新的大台阶。
三、《纲要》的特点有哪些?
一是《纲要》坚决贯彻了中央精神、市里要求。《纲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十四五”规划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中央农村工作以及市委、区委全会精神,与市发改委进行了紧密对接,对照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积极争取将北辰重点区域、重大项目纳入市级规划。
二是《纲要》内容体现了传承发展、开拓创新。“十四五”规划站在历届区委区政府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谋划,体现了历史传承的发展与创新。《纲要》在“十一五”以来天津市和北辰区战略规划、空间规划、专项规划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了“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及中期评估事项,2017年以来区委区政府系列文件要求和区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以来历次全会精神,把握发展历史脉络与演变逻辑,融入了新形势、新理念、新要求、新举措。
三是《纲要》坚持了学习借鉴、为我所用。在产业转型、招商引资、产城融合、要素配置等方面借鉴了长三角、大湾区等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结合北辰实际,探索谋划复制推广,形成“十四五”重点任务。
四是《纲要》牢牢把握了问题导向、项目导向。《纲要》对北辰功能定位、主导产业、空间布局等事关“十四五”发展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化细化,对打造产业集群、引进优质资源、建设北辰京津医药谷等内容进行了重点阐述。
四、《纲要》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纲要》共计4.9万字,由十一个章节组成:
第一章是“十四五”发展基础与环境。主要是系统回顾“十三五”主要工作成效,全面分析“十四五”发展环境和阶段特征,展望二〇三五年提出远景目标。第二章是“十四五”发展总体思路。明确了“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第三章是着力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天津国家中心城市重要功能承载区,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包括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大力推进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全面打造京津冀“半小时通勤圈”“一小时交通圈”等3方面内容。第四章是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持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水平,纵深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构建竞进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大力引进培育各类人才等6方面内容。第五章是着力完善城市综合功能,不断提升城区形象和品质,塑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区。包括构建全覆盖城乡规划体系,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加快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强化特色片区引领作用等5方面内容。第六章是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城乡深度融合。包括提升都市型农业发展品质,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入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等4方面内容。第七章是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建设全市改革开放新高地。包括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国资运作效率,积极筹措和用好建设发展资金,深化国际国内交流合作等4方面内容。第八章是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包括加强重点领域环境治理,促进三生融合发展,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提升城乡环境面貌等4方面内容。第九章是着力改善民生服务水平,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创造更加美好新生活。包括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3方面内容。第十章是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包括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加强城市智慧精细管理等3方面内容。第十一章是保障措施。从加强改善党的领导、突出规划引领作用、注重重大项目支撑、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强化质效评估机制等方面予以保障。
五、如何理解《纲要》提出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关于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新格局是如何考虑的
这是从全区产业发展实际和未来趋势提出来的,有利于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区先进制造业基础雄厚,但也存在产业结构偏重偏旧等问题。近几年,我们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不懈调结构、转方式、换动能,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加速集聚,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主导产业。未来五年,我们要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进一步巩固主导产业,持续强链、补链、延链,推动“北辰制造”向“北辰智造”转变、工业大区向工业强区转变;用心谋划发展现代服务业,紧紧围绕制造业基础做强生产性服务业,紧紧依托城市化进程做大生活性服务业,提升高端商务、现代物流和楼宇经济发展水平,打造一批高品质商业综合体和特色街区;特别是要抓住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窗口期”,发挥北辰经济开发区的“主发动机”作用,高水平建设5.9平方公里核心区,不断完善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把产城融合示范区打造成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主战场、高端产业的集聚区、现代城市发展新空间。通过不懈努力,在全区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辅相成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关于构建“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双枢纽联动、多片区发展”的城市格局是如何谋划的
城市化是我区建设发展的“重头戏”,《纲要》明确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我区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域、重要方向。“产城融合”是全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我们要按照“人-城-产”的发展思路,从传统产业主导的模式转向以“人的需求”为导向,优化城市配套和服务功能,带动城区辐射力、聚合力的提升和高端人才的聚集。“城乡一体”就是要加快城中村改造、示范镇建设,全力以赴快拆、快建、快还,实现示范镇建设和城中村改造阶段性闭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壮大乡村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双枢纽联动”就是要充分发挥京滨城际北辰站、陆路港这两个枢纽作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京滨城际北辰站,将陆路港物流装备产业园打造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使双枢纽成为撬动区域发展的有力支点。“多片区发展”就是要重点打造宜兴埠未来城、中东欧特色小镇、北仓运河文化村、天穆民族风情村、曙光水镇等一批在全区乃至更大范围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特色片区,形成区域发展的多点支撑。
(三)关于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准备如何推动
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重要保证和重大任务。近年来,我们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去谋划和推进,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精细化管理,群众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接连荣获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等“金字招牌”。未来五年,我们要乘势而上,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补齐硬件设施短板,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不断提升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让文明之花在北辰大地竞相绽放。
(四)关于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如何实施
提出这个目标,既是积极落实中央和市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又是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盼。北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境内有14条一、二级河道,有天津面积最大的郊野公园。过去五年,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我们将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上迈出更大步伐。“十四五”期间,我们还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实现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一体发展,把环境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北辰高质量发展的一大优势。
六、《纲要》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的水平和专业化能力,为“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和作风保障。二是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完善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增强中长期规划对公共预算、国土开发、资源配置等政策措施的宏观引导、统筹协调功能。三是注重重大项目支撑。对纳入规划的重点项目,落实绿色通道制度,简化审批审核程序,优先保障规划选址、土地供应和融资安排,确保如期完成。四是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坚持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结合,大力开展规划宣传,加强与企业、群众、社会组织的沟通交流,增强公众对于北辰“十四五”发展的认同感,引导各类主体成为“十四五”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五是强化质效评估机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将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实施“挂图作战”。建立规划指标评价与实施机制,进一步健全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的规划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