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辰区供热专项规划修编(2020-2035年)》 文字解读
一、编制《天津市北辰区供热专项规划修编(2020-2035年)》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
答:天津市北辰区供热专项规划是指导北辰区集中供热项目建设工作的总纲领,是摸清区内供热现状,指导未来供热工作发展的重要依据。上版规划距今已实施5年,结合北辰区供热发展形势,亟需开展规划修编工作。
依据国家地方规划、供热、能源相关的规范标准。以及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务院《“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国务院《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等能、碳政策中对供热领域发展前景的要求等。
二、编制《天津市北辰区供热专项规划修编(2020-2035年)》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答:进一步保障北辰区集中供热事业规范、健康发展。根据供热需求的增长,实施适度科学配套供热热源及管网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深化调整北辰区供热领域能源结构。提高集中供热安全性、稳定性。落实能源节约及环境保护要求,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在供热领域寻求节能、降碳的绿色发展路径。
三、《天津市北辰区供热专项规划修编(2020-2035年)》的主要内容有什么?
答:《规划》范围与北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范围相一致,近期水平年为2030年,远期水平年为2035年。整体包括概述,现状与问题,低碳发展路径,负荷、热源及管网规划,以及相关天然气电力供应,供热安全环保,结论建议等相关论述几部分。
四、《天津市北辰区供热专项规划修编(2020-2035年)》提出的未来北辰区供热相关发展建议有哪些?
答:一是充分挖掘北辰区可用于供热领域的低碳资源。针对北辰区资源禀赋,重点关注太阳能、地热能、空气能及余热废热的利用。积极拓展区内、区外热电联产热源,逐步优化北辰区供热领域能源结构。
二是积极推广建筑节能技术,降低采暖能耗。新建建筑物在设计施工时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建筑节能法规和标准,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建筑物的热损失(优化建筑体型设计、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提高建筑气密性),降低建筑能耗。优化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提高输配系统效率。
三是加快智慧化供热建设速度。热源侧基于室外天气和热用户的个性化热需求,借助大数据分析手段,对用热负荷实时预测,调节热源供水温度和流量,制定最佳的调度方案和生产运行计划,实现多热源间的经济调度,热负荷的合理分配。管网侧,一方面对管网水压图监测,实施调控水力平衡。另一方面在关键节点设置漏损检测装置,建立自动应急预测体系,提高热网的安全性。热用户侧,推广智能感知测温设备安装规模,逐步实现智能巡检。
五、《天津市北辰区供热专项规划修编(2020-2035年)》规划的我区未来供热发展前景是什么?
答:规划实施后北辰区供热热源将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燃气和可再生能源供热多种清洁供热方式相结合。尽力提高电厂、工业余废热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供热比例。未来燃气供热占比合理降低,由热电联产、可再生能源供热平稳替换。供热导致的碳排放稳步下降。整体供热形式向着更舒适、更低碳、更稳定局面发展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