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辰区制造业强区高质量倍增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索 引 号 :11120113569347543T/2022-00006 发 布 机 构 :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 文 字 号 : 〔北辰政办发〔2022〕3号 〕 主 题 :工业
成 文 日 期 :2022年04月06日发 文 日 期 :2022年04月06日
有 效 性 :有效
废 止 依 据 :
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辰区制造业强区高质量倍增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委、办、局,区直各单位:
《北辰区制造业强区高质量倍增行动方案(2021-2025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2年4月6日
(此件主动公开)
北辰区制造业强区高质量倍增行动方案
(2021-2025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的指示要求,扎实推进全市“制造业立市”战略实施,按照北辰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区委十二届三次全会部署要求,围绕区政府“二、六、十”工作任务,实施制造业强区“五、四、五”高质量倍增行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新征程,制定具体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330亿元;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产值100亿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400家,“专精特新”企业和小巨人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占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比重1.2%。
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700亿元;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产值达到200亿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800家,“专精特新”企业和小巨人达到8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占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4%,五项指标均在2020年基数上实现倍增。(见表1)
表1 北辰区制造业强区五项指标倍增体系
序号 |
指标 |
单位 |
2020年 实际 |
2025年 目标 |
年均增速 (增加数量) |
1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 |
亿元 |
330 |
700 |
16% |
2 |
高技术(制造业)产值 |
亿元 |
100 |
200 |
15% |
3 |
“专精特新”企业和小巨人数量 |
家 |
40 |
80 |
40 |
4 |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
家 |
400 |
800 |
400 |
5 |
R&D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 |
% |
1.2 |
2.4 |
1.2 |
二、主要任务
2020年,全区在链规模以上企业312家,实现产值1006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93%,占全市在链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比重9%。到2025年,在链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00家,产值达到1740亿元,年均增速11%以上,占全市在链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比重达到15%。高端装备产业高地和京津冀智能制造强区优势进一步凸显,初步完成“制造大区”向“智造强区”转型,建成北方先进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区。
重点围绕全市12条产业链,打造我区“3+4+2”先进制造产业链发展体系。即:做大高端装备制造、中医药、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等3条优势产业链;做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4条新兴产业链;做优现代轻工、绿色石化等2条传统产业链。到2025年,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信息技术应用创新4条产业链实现“链上倍增”。(见表2)
(一)做大优势产业链
高端装备制造。以天锻压力机、中重科技、长荣印刷、精雕数控等重点企业为龙头,以智能专用装备和工业母机为发展方向,推进北辰装备制造业向自动化、信息化、互联化和智能化以及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发展。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在链企业50家,产值8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企业32家,完成产值57亿元,到2025年,在链企业达到80家,产值达到180亿元,年均增速17%,其中战略性新兴企业53家,完成产值150亿元。
中医药。围绕天士力、六中药等龙头企业,建设天士力集团创新中药关键技术产业示范基地、中新药业滴丸智能制造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以北辰京津医药谷为载体,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医药产业聚集区。2020年中医药产业链在链企业4家,产值50亿元,全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到2025年,在链企业达到20家,产值达到110亿元,年均增速17%。
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以高丘六和、爱德克斯、丰铁、本特勒等重点企业为支撑,着力发展核心零部件产品,提升高附加价值的传动系统产品,提高产业链产值在全市比重。2020年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链企业30家,产值8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企业1家,完成产值6亿元,到2025年,在链企业达到50家,产值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速8%,其中战略性新兴企业达到5家,完成产值20亿元。
(二)做强新兴产业链
新能源。以爱旭科技、采埃孚、弗兰德、华电重工等核心企业为引领,提高光伏发电系统、风电机组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能力,加快氢能产业布局,做优做强绿色新能源装备产业主题园区。2020年新能源产业链在链企业16家,产值15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企业10家,完成产值134亿元,到2025年,在链企业达到40家,产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速15%,其中战略性新兴企业达到25家,完成产值260亿元。
新材料。以江铜华北、银龙预应力、北达线缆、耀皮玻璃、众晶半导体等重点企业为支撑,推动铜金属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研发制造上水平。2020年新材料产业链在链企业100家,产值30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企业40家,完成产值58亿元,到2025年,在链企业达到140家,产值达到420亿元,年均增速7%,其中战略性新兴企业达到47家,完成产值85亿元。
生物医药。以中央制药、百特医疗、中逸安科、华科泰等重点企业为支撑,以化学药、医疗器械、新型疫苗和试剂为发展方向,强化上游研发、下游衍生产品和服务等相关行业,完善智能化、高端化医疗器械,打造生物医药制造研发基地。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链在链企业12家,产值16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企业9家,完成产值14亿元,到2025年,在链企业达到20家,产值达到30亿元,年均增速13%,其中战略性新兴企业达到15家,完成产值25亿元。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依托朝亚和江天大数据云端存储中心项目、中兴5G基地、芯瑞达Mini LED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基地、三清互联云计算项目等载体,补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环节。2020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链在链企业10家,营业收入40亿元,到2025年,在链企业达到20家,营业收入达到80亿元,年均增速15%,工业战略性新兴企业达到3家,完成产值20亿元。
(三)做优传统产业链
轻工。以雅迪、乐金电子等企业为龙头,围绕高端电动助力车、智能家电等发展方向,建设高端电动助力车、高端电子消费产品制造基地,打造现代高端轻工产业链。2020年现代轻工产业链在链企业50家,产值20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企业2家,完成产值2亿元,到2025年,在链企业达到80家,产值达到350亿元,年均增速12%,其中战略性新兴企业达到5家,完成产值10亿元。
绿色石化。以天辰绿能、久日新材、伟星管业、万达轮胎等核心企业为支撑,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瞄准节能环保发展方向,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进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2020年绿色石化产业链在链企业50家,产值9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企业达到13家,完成产值10亿元,到2025年,在链企业达到70家,完成产值150亿元,年均增速11%,其中战略性新兴企业达到15家,完成产值20亿元。
表2 北辰区制造业强区四条产业链指标倍增体系
序号 |
指标 |
单位 |
2020年 实际 |
2025年 目标 |
年均增速 |
1 |
高端装备产业链 |
亿元 |
80 |
180 |
17% |
2 |
中医药产业链 |
亿元 |
50 |
110 |
17% |
3 |
新能源产业链 |
亿元 |
150 |
300 |
15% |
4 |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链 |
亿元 |
40 |
80 |
15% |
三、工作措施
围绕五项指标和四条产业链倍增体系,实施以下五大工程十二项举措:
(一)实施新动能引育工程
1.深入推进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瞄准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精准承接北京高技术高水平制造业企业,加快推进延链补链强链,着力引进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高的龙头项目以及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配套企业。
2.深入推进招商和服务工作。发挥产业链协同招商工作机制作用,加强专业招商团队与专业中介机构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对接合作,采取精准招商、主题招商、产业招商、中介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着力引进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的高端项目。
3.深入推进重大项目落地达效。统筹招商与服务体系,提高项目服务质量,加快推进一批产业链重点项目迅速落地、抓紧开工、加快建设、早日见效,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业示范产业园区,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责任单位:发改委、网信办、合交办、工信局、科技局、商务局、各镇、开发区)
(二)实施科技创新赋能工程
4.打造高质量产业发展体系。发挥河工大北辰智能装备研究院等区内院所以及企业技术中心优势,加速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新模式,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00家,打造“科研平台+产业基金+孵化器+创业培训+产业化”的全链条发展体系。
5.提升智能化产业发展水平。推动智能制造赋能转型升级,推进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联合智能制造促进中心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融合,打造数字化重点平台和标杆企业,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集成商,争创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区。(责任单位:科技局、工信局、金融局、人力社保局、开发区)
(三)实施产业载体提升工程
6.提升产业园区载体能级。以“一区四园”为依托,坚持“链园融合”创新模式,以国家级北辰产城融合示范区、绿色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区、北辰京津医药谷等园区为引领,提升开发区和各镇保留工业园发展能级,建设一批有灵魂有特色的主题园区。
7.优化项目用地资源配置。加快推进盘活低效用地,实现高耗能、高污染以及不符合产业规划的低效企业转型、退出。引入产业项目准入机制,推广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分割出让等多种供地方式,提高土地亩均产出贡献率。探索“亩均论英雄”理念做法,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相结合,促进优质企业做大做强、潜力企业提档升级,倒逼低效企业转型退出。
8.高标准谋划落实“双碳”工作。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健全完善“双碳”体制机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着力降低单位产出能耗和碳排放,创建一批国家级绿色工厂。(责任单位:发改委、工信局、市规划资源局北辰分局、生态环境局、各镇、开发区)
(四)实施产业基础保障工程
9.开展产业基金支撑行动。发挥金融支持“稳链、补链、强链”作用,优化对产业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的融资和结算服务,有序发展信用融资和动产质押融资业务。设立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高端装备和新能源产业链发展基金,通过金融科技、融资增信、直接融资、保险保障、融资租赁等领域工具,营造产业链壮大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
10.开展人才强链保障行动。深入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加强与各类高校无缝衔接,围绕企业发展需求,“订单式”培养产业急需和适用人才,助力企业不断做精做大做强,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人才配套,充分利用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和区内大专院校集聚优势,积极帮助链上企业对接产业人才和科技研发服务配套。发挥智能制造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作用,吸引产业链关键人才资源,打造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人才创新创业园。(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金融局、发改委、合作交流办、工信局、科技局、商务局、人力社保局、开发区)
(五)实施产业生态优化工程
11.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围绕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针对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创新链等方面存在问题,加大政务服务和政策支持力度,用好用足新动能和智能制造扶持政策,推进产业链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12.实施企业培育行动。加快培育小微企业,建立成长型小微企业重点培育库,鼓励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提档升级。加快培育具有更高科技水平的科技创新主体,大力推动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培育力度,着力打造“雏鹰-瞪羚-领军”高成长企业接续发展梯队。大力培育龙头领军企业,引导发展质量高、综合实力好的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产业链正向发展”模式。(责任单位:发改委、政务服务办、工信局、科技局、各镇、开发区)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推动。建立北辰区制造业强区高质量倍增工作领导协调机制,成立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和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各镇、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信局,定期组织召开工作推动例会,统筹实施行动计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二)明确工作职责。结合制造业强区高质量倍增指标体系和产业链发展目标,各有关部门、各镇、开发区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明确任务目标,分解责任清单,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研究制定工作计划,配齐配强工作专班,为打好制造业强区高质量倍增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三)建立激励机制。围绕制造业强区高质量倍增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建立健全奖励激励机制,推动产业链横向落实,确保发展指标纵向推进,各产业链牵头部门和各镇、开发区从政策支持、服务配套、载体空间等方面,主动作为、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附件:1.制造业强区高质量倍增行动指标分解表
2.制造业强区高质量倍增行动产业载体建设分解表
3.制造业强区高质量倍增行动产业链工作分工表
附件1
北辰区制造业强区高质量倍增行动指标分解表 | |||||||||
序号 |
属地 |
2020年规上战新企业产值 (亿元) |
2025年规上战新企业产值 (亿元) |
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家) |
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家) |
2020年高技术产业产值 (亿元) |
2025年高技术产业产值 (亿元) |
2020年专精特新企业和小巨人数量 |
2025年专精特新企业和小巨人数量 |
全区合计 |
330 |
700 |
400 |
800 |
100 |
200 |
40 |
80 | |
1 |
开发区 |
273 |
417 |
160 |
420 |
91 |
181 |
25 |
48 |
2 |
双街镇 |
15 |
22 |
35 |
50 |
0 |
1 |
4 |
8 |
3 |
小淀镇 |
14 |
20 |
35 |
50 |
0.5 |
1 |
1 |
2 |
4 |
北仓镇 |
7 |
10 |
25 |
40 |
4 |
8 |
1 |
2 |
5 |
双口镇 |
6 |
9 |
25 |
35 |
0 |
1 |
0 |
1 |
6 |
天穆镇 |
6 |
9 |
10 |
10 |
4 |
6 |
1 |
2 |
7 |
西堤头镇 |
4.3 |
6 |
15 |
35 |
0.2 |
0.5 |
4 |
8 |
8 |
宜兴埠镇 |
4 |
6 |
45 |
70 |
0.3 |
0.5 |
2 |
4 |
9 |
大张庄镇 |
0.4 |
200 |
30 |
60 |
0 |
0 |
2 |
4 |
10 |
青光镇 |
0.3 |
1 |
20 |
30 |
0 |
1 |
0 |
1 |
注:大张庄镇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产值增长支撑因素为江铜华北拉动。 |
附件2
北辰区制造业强区高质量倍增行动产业载体建设分解表 | |||||||||
序号 |
管理 归属 |
工业园区名称 |
级别 |
占地面积 |
规上企业 |
主导产业 |
代表性 |
2020年 |
2025年产值 |
(公顷) |
(个) |
(亿元) |
亿元 | ||||||
合计 |
7484 |
366 |
890 |
1419 | |||||
1 |
开发区 |
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家级 |
248 |
21 |
高端装备制造 |
弗兰德、长荣印刷、莱宝真空 |
100 |
150 |
2 |
滨海高新区北辰科技园 |
市级 |
1618 |
40 |
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 |
天士力、乐金电子、中重科技 |
202 |
260 | |
3 |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 |
市级 |
1547 |
42 |
高端装备制造 |
欧梯克、SMC、精雕数控 |
100 |
150 | |
4 |
医药医疗器械工业园 |
市级 |
866 |
24 |
医药医疗器械 |
六中药、环球印务 |
82 |
300 | |
5 |
陆路港物流装备产业园 |
市级 |
985 |
3 |
装备制造及物流 |
建科机械、禹红防水 |
7 |
15 | |
6 |
滨海高新区科技园环东片区 |
区级 |
319 |
49 |
装备制造 |
中车、采埃孚、沃德传动 |
214 |
300 | |
7 |
西堤 头镇 |
西堤头工业区北区 |
区级 |
604 |
24 |
轻工塑料、金属制品 |
九为实业、佳世通、百利展发 |
16 |
20 |
8 |
西堤头工业区南区 |
区以下 |
78 |
3 |
冶金深加工、汽车配件 |
东达伟业 |
7 |
9 | |
9 |
大张庄镇 |
万发工业区 |
区级 |
130 |
2 |
新型建材、电子 |
伟星管业、小猫线缆 |
9 |
20 |
10 |
意达工业区 |
区级 |
118 |
3 |
汽车零件、冶金 |
汉拿汽车零部件 |
3 |
8 | |
11 |
小淀镇 |
温家房子村工业区 |
区级 |
63 |
9 |
机械制造、电子电气 |
东宇东庵、爱徕克科技 |
3 |
5 |
12 |
宜兴埠镇 |
宜兴埠镇工业区 |
区级 |
313 |
46 |
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电线电缆 |
万达、高丘六和、金山线缆 |
62 |
80 |
13 |
北仓镇 |
屈店工业园 |
区以下 |
75 |
3 |
汽车配件、机加工 |
晨虹科技、联吉金属 |
1 |
2 |
14 |
京宝工业区 |
区级 |
78 |
6 |
涂料、自行车配件 |
津海涂料、美尔雅 |
7 |
8 | |
15 |
鸿仓产业园 |
区以下 |
136 |
1 |
装备制造 |
欧立德装备 |
1 |
10 | |
16 |
双街镇 |
双街工业区 |
区级 |
7 |
2 |
门窗制造 |
威盾门窗 |
8 |
8 |
40 |
14 |
机械装备 |
隆电电气、佰盟科技 | ||||||
17 |
双源工业区 |
区级 |
67 |
8 |
冶金制品、机械装备 |
银龙股份、安特制动 |
15 |
17 | |
18 |
汉沟工业区 |
区以下 |
40 |
3 |
线缆制造 |
北达线缆、瑞霖重科 |
9 |
10 | |
19 |
双口镇 |
双口镇工业区 |
市级 |
33 |
42 |
医药物流、机械装备 |
永大电梯、九州通、三棵树 |
30 |
32 |
20 |
青光镇 |
青光工业区 |
区级 |
120 |
21 |
电动车、家具制造 |
比德文科技、东升实木家具 |
14 |
15 |
附件3
北辰区制造业强区高质量倍增行动产业链工作分工表 | |||||||||||||
序号 |
产业链 |
链长 |
发展 重点 |
副链长 责任单位 |
产业链龙头企业 |
2020年战新产值 |
2025年战新产值 |
2020年战新企业数量 |
2025年战新企业数量 |
2020年产值 (亿元) |
2025年产值(亿元) |
2020年企业数量 |
2025年企业数量 |
合计目标 |
330 |
700 |
111 |
180 |
1006 |
1740 |
312 |
500 | |||||
1 |
高端装备产业链 |
张炳柱 |
成套装备制造 |
工信局 |
天锻、中重、精雕 |
57 |
150 |
32 |
55 |
80 |
180 |
50 |
80 |
2 |
生物医药产业链 |
生物医药 |
开发区 |
中央药业、中逸安科 |
14 |
25 |
9 |
15 |
16 |
30 |
12 |
20 | |
3 |
中医药产业链 |
中医药 |
天士力、六中药 |
50 |
110 |
4 |
10 |
50 |
110 |
4 |
20 | ||
4 |
新能源产业链 |
新能源 |
爱旭、弗兰德 |
134 |
260 |
10 |
25 |
150 |
300 |
16 |
40 | ||
5 |
轻工产业链 |
高端电动助力车 |
科技局 |
雅迪实业、乐金电子 |
2 |
10 |
2 |
5 |
200 |
350 |
50 |
80 | |
6 |
新材料产业链 |
李维东 |
新材料 |
合交办 |
银龙预应力 |
58 |
85 |
40 |
47 |
300 |
420 |
100 |
140 |
铜产品精加工 及电线电缆 |
江铜华北 | ||||||||||||
7 |
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李彩良 |
汽车零部件 |
发改委 |
本特勒、高丘六和 |
6 |
20 |
1 |
5 |
80 |
120 |
30 |
50 |
8 |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链 |
贾春宁 |
电子信息和 人工智能 |
网信办 |
水泥院、天工院 |
0 |
20 |
0 |
3 |
40 |
80 |
10 |
20 |
大数据存储 和应用 |
朝亚、江天 | ||||||||||||
9 |
绿色石化产业链 |
许伟 |
绿色石化 |
工信局 |
久日新材、伟星建材 |
10 |
20 |
13 |
15 |
90 |
150 |
50 |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