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策文件--北辰政发

名    称 :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索   引  号 :11120000112011300018871XP/2020-00247 发 布 机 构 :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

发 文 字 号 : 〔北辰政发〔2017〕3号 〕 主    题 :政务公开

成 文 日 期 :2017年01月14日发 文 日 期 :2017年01月14日

有   效  性 :

废 止 依 据 :

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北辰政发〔2017〕3号

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委、办、局,区直各单位:

     《北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7年1月12日

  北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

  为深入贯彻全国和天津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部署要求,加快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国家战略,推动我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高全区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依据天津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为发展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改革、依法治体、确保基本、多元促进、注重实效的原则,统筹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提升群众身体素质、健康素质和全民健身现代治理能力,为加快建设美丽北辰和健康北辰,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全区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指标保持全市先进水平,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我区总人口的63%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47%以上,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人数保持在92%以上,群众身体素质稳步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健身设施明显增加,社区(村、居)体育设施“15分钟健身圈”初步形成,体育场地面积达到人均2.4平方米以上,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全民健身组织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每年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全民健身志愿者人数不低于200人,到2020年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2500人以上(全市4万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体育健身消费的总量大幅度增加,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新格局。

  三、主要任务

  (一)弘扬体育文化,形成全民健身良好风尚

  1.大力培育全民健身意识和健身生活习惯。倡导“大健康”理念,普及健身知识,宣传健身效能,推广健身榜样,讲述健身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树立以参与体育健身、拥有强健体魄为荣的个人发展理念,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营造人人爱锻炼、会锻炼、勤锻炼、重规则、讲诚信、争贡献、乐分享的社会氛围。

  2.充分发挥体育文化的独特价值。以举办四年一届全区运动会和两年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为抓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挖掘传承中国式摔跤、花键、空竹、八极拳等传统体育文化,培育健身秧歌等特色体育文化,使体育文化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重要载体。

  (二)加强设施建设,提升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1.推进体育设施规划建设。结合我区实际,科学规划、统筹建设全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加大投资力度,构建全民健身设施网络,积极推进城市社区体育,实施“15分钟健身圈”建设。建成北辰区体育中心,达到拥有一个体育场、一个体育馆、一个游泳馆、一个全民健身中心、一个体育公园(五个一工程)的要求。结合我区各镇街场地条件,着重建设一批便民利民中小型体育健身场馆,加快镇街综合性健身场馆设施建设进程,重点在有条件的社区新建一批多功能运动场,更新和配建“健身园”,实现社区(村)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

  2.促进体育设施与园林建设有机融合。完善现有郊野公园、龙顺庄园、泉水湾、龙源马术俱乐部等体育健身休闲设施。加快李宁体育园、北辰文化公园的规划建设,把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列入新建体育公园的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各类公园绿地,要因地制宜配建健身步道、健身园等体育设施。

  3.增量社区健身设施资源。新建居住区和社区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配建全民健身设施的规划标准,确保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充分利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和空闲地等闲置资源,改造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支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建全民健身设施,积极参与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运营。

  4.盘活社会存量健身设施资源。推进学校等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工作机制和保障政策,保证开放工作规范、有序、长效运行。完善大中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

  (三)普及健身运动,丰富全民健身活动

  1.结合新时期群众健身需求,不断开拓全民健身方式和内容。大力发展以足球为首的“三大球、三小球”项目,推广健步走、健康跑、健身骑行“活力三项”运动,积极培育射箭、滑冰、滑雪、水上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普及开展武术、健身气功、踢毽、风筝、摔跤等传统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

  2.积极开展全民健身竞赛活动。办好每年一度的全区群众体育系列活动,形成以四年一届全区运动会、两年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镇街级综合运动会和单项运动会为基础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各镇街结合地域文化、体育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影响力大、可持续性强的“一镇街一品”“一社区(村、居)一品”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

  3.扎实推进“全运惠民工程”。充分利用承办第十三届全运会和第十届全国残运会的契机,广泛开展以“迎接全运会、健康新天津”为主题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普及,营造“当好东道主,喜迎全运会”浓厚氛围,增强全区人民的获得感。

  (四)完善组织体系,激发全民健身活力

  1.大力发展体育社会组织。按照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原则,鼓励和支持运动项目协会、人群协会、网络体育组织等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推进全区体育协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发挥其在推动全市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为全区人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专业组织和指导服务。

  2.不断完善基层服务类体育组织。推动我区健身站的规范化水平,推广建立社区“居民健身会”、行政村“村民健身会”,努力实现社区(村、居)体育组织的全覆盖。

  3.积极推动体育社团组织规范化发展。健全社团党组织,增强自律能力,提高全民健身的服务水平。对现有的体育社团组织规范健全党组织,业务知识上水平、管理制度上水平,积极培育发展新的体育社团组织,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组织中的“龙头”作用。同时加大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力度,支持各体育社团组织举办竞赛、健身服务、体育培训、科学研究等公共服务事项。

  4.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天津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平台”,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岗位服务“二位一体”管理新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服务市民健身中的重要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简便、快捷、高质量的健身服务。

  (五)发挥多元功能,形成互促共进新格局

  1.拓展全民健身服务功能。推进全民健身与全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养老、助残等事业共同发展,为促进素质教育、文化繁荣、社会包容、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健身消费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发挥积极作用。

  2.促进体育与卫生医疗机构有机结合。创建集医疗、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体育医院。进一步完善区、镇街科学健身指导中心、站点的建设,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伤病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发展壮大体育产业。发挥全民健身对体育产业的带动作用,扩大全民健身服务产品供给,壮大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培训等体育产业规模,助推大众体育健身消费,不断提高健身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发展体育健身的信息聚合、智能健身、健身在线培训教育等全民健身新业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全民健身产品制造新领域和消费市场。培育建设一批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示范单位,为全民健身提供新供给。

  4.推进京津冀体育事业协同发展。积极会同北京市、河北省体育组织和单项协会共同举办京津冀中国式摔跤邀请赛、京津冀室内射箭邀请赛、京津冀自行车邀请赛等赛事,借助天津承办第十三届全运会、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契机,在发展全民健身的资源利用、赛事举办、经验借鉴、人才交流、信息共享、体育产业联动等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促进京津冀全民健身事业共同发展。

  (六)突出发展重点,推动相关人群项目发展

  1.大力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将青少年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注重青少年体育素养和健康行为培养,不断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形成终身体育健身的良好习惯。实施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工程,完善我区青少年8421训练体系,创建高水平青少年体育项目基地,加强青少年体校建设,培育高水平教练员队伍,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2.积极发展重点体育项目。大力发展足球项目,加大足球场地供给,把建设足球场地纳入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多样化的足球场地,推动镇街、社区、企业、部队等足球活动的广泛开展。做好发展冰雪项目试点工作,落实《天津市冬季运动推广计划》,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冰雪运动领域。

  四、保障措施

  (一)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领导协调机制,加强对全民健身事业的领导。积极开展健身指导、普及健身、赛事组织等服务,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推广居民健身会和村民健身会“两会”,建设镇街体育管理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两员”队伍,打造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平台“两个平台”,构建全民健身工作新格局。

  (二)加大资金投入。将全民健身工作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区级全民健身经费投入每年每人不少于4元,镇街每年每人不少于2元,逐步增加投入力度,带动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场馆设施,支持群众健身消费。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目录、办法,加大对基层健身组织和健身赛事活动等的购买比重。

  (三)建立评价考核体系。把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将全民健身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文明社区、美丽乡村、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卫生镇村(街社区)、健康城区、健康镇村(街社区)等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对全民健身发展水平进行全方位评价。做好体育场地普查、国民体质监测以及全民健身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为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完善全民健身激励机制,对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机构和个人进行表彰。

  (四)加强体育骨干队伍建设。重视发挥体育骨干在推动全民健身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创新全民健身体育骨干培养模式,促进志愿服务与专业服务队伍协调发展,突出做好组织管理、健康指导、志愿服务、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人才培养,重视对基层管理人员中榜样人物的培育,加大对民间健身领军示范人物的发掘和扶持力度。加强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人才队伍的互联互通,促进全民健身与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良性互动,为全民健身事业贡献力量。

  (五)完善法律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规划与土地政策,将体育场地设施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安排体育用地。鼓励开发全民健身相关的保险产品,向广大群众提供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风险保障。建立健全的全民健身执法机制和执法体系,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全民健身法律服务。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建立完善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组织领导协调机制,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区政府主管副区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确保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推进。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相关重点工作纳入年度民生实事加以推进和考核,统筹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全民健身工作的舆论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新闻网站等媒体大力宣传全民健身,鼓励各类媒体开设体育健身专题频道、专题版块,教授群众掌握科学健身方法和运动技能,引导群众养成体育健身、消费习惯,形成健身、健康、快乐的社会风尚。

  (三)严格成效评估。区体育部门每年要将本计划实施情况报告区政府,各镇街每年要将全民健身实施情况及评估结果报区体育部门。区体育部门每年对各镇街、各单位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并不定期进行检查督导。把全民健身工作做为各类评比表彰活动的重要指标,重点工作情况要在全区进行通报,对为全区全民健身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市区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附件:北辰区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附件

  北辰区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马希荣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郭献军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王金良区体育局局长

  成员单位:区教育局、卫计委、文广局、体育局、财政局、新闻中心、总工会、团区委、妇联、残联、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体育局,具体人员如下:

  主任:王金良区体育局局长

  副主任:魏金春区体育局副局长

  成员:王大鹏、李志勇、王凤国、鲍金平、陈叙、葛南

政策解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版权声明|法律声明

主办单位: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30001 津ICP备1200731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3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