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区2023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专项报告
一、国有自然资源基本情况
北辰区国有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具体情况如下:
(一)土地资源
依据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北辰区国有土地面积18870.79公顷,其中湿地240.13公顷、耕地466.62公顷、园地157.63公顷、林地656.62公顷、草地146.59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1821.0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139.84公顷、水工建筑用地1051.30公顷、水域2073.13公顷、其他土地117.88公顷。
(二)矿产资源
北辰区国有矿产资源种类为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双街镇和大张庄镇。截至2023年末,我区共有8家采矿企业,运行采矿井11个,回灌井11个,2023年度总开采量863166立方米,总回灌量859191立方米。
(三)水资源
水资源方面,我区现有一级行洪河道7条,总长度105.97千米;二级排沥河道9条,总长度126.56千米。
二、国有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与成效
一是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保障区域长远发展需要。落实市委、市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工作要求,以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引领,科学编制《天津市北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合理安排城镇建设用地时序、布局和结构,构建北辰区“一区三片,三轴两带,两心多点”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强化底线约束,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依法履行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编制《北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统筹和科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
二是加强耕地保护,强化刚性约束。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配合制定《北辰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结合《北辰区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起草《北辰区耕地保护“田长”巡查机制》《北辰区“田长制”工作责任考核机制》,提高田长工作效率,助力耕地精准保护。制定《进一步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监督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强化设施农业用地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编纂发放《北辰区耕地保护宣传手册》《耕地保护告知书》及耕地保护明白纸,营造耕地保护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北辰区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通过实地核查、内业判读,共计完成调查图斑11442个,面积约8万亩,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提供基本依据,进一步夯实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底数、底版和底图的工作基础。
三是聚焦低效用地,优化土地供应。坚持全力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向纵深开展,多措并举盘活资源存量,进一步提升存量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产出效益,2023年以来先后为潮亿科技、津泰建设等多个项目依法办理容积率调整工作,助力企业增资扩产;为太合节能、中兴环保、阿波斯等项目办理土地分割(合并)手续,协助企业盘活利用。2023年度北辰区划拨地块66宗,总面积381公顷。出让项目11个,面积46.8公顷,出让金总额19.73亿元,其中居住类项目2个,出让面积9.1公顷,出让金15.73亿元;商业类项目2个,出让面积0.8公顷,出让金0.699亿元;工业类项目7个,出让面积36.9公顷,出让金3.3亿元。
四是全面加强自然资源监督管理,助力绿色矿山建设,落实耕地用途管制。2023年组织开展北辰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对6眼地热井进行了抽查。2023年共有17个建设项目涉及占用耕地,面积50公顷,已全部按照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占一补一”原则落实占补平衡,保障建设占用耕地需求。组织相关镇(街道)、委办局开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超标准建设廊道绿化问题专项排查整改,恢复耕地4.5亩;完成耕地保护和永久基本农田“非耕地”核实处置,落实就地恢复18亩;督促完成2023年北辰区980亩耕地恢复任务。
三、加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措施思路
一是强化规划高水平引领,加强规划“刚性”约束,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强化耕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三是加强土地高质量支撑,按照各类用地标准加强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管控,深入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强资源盘活利用。四是高效办成规划用地审批“一件事”,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土地全生命周期共同监管,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效能。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北辰分局
2024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