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辰区2013年改善城乡人民生活10项民心工程的决定(已废止)
北辰政发〔2013〕5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委、办、局,区直各单位: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动天津北部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一年。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区委、区政府决定,2013年继续实施改善城乡人民生活10项民心工程,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一、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 6月底前,完成12个村拆迁,启动51万平米还迁房和71万平米公建建设。10月底前,完成剩余拆迁任务,启动剩余项目建设。100万平米还迁房主体封顶,32万平米竣工入住。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完成拆迁230万平米,开工还迁房及配套公建330万平米,实现复垦180公顷。38万平米还迁房主体竣工,25万平米实现入住。西堤头镇纳入全市第五批示范小城镇,实现全区示范小城镇建设全覆盖。实施旧楼区改造提升工程,完成集贤里、引河里、欢颜里、国宜北里等23个旧楼区和120万平米“一户一环”改造任务,使3万户居民直接受益。在环城四区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新增喜凤花园至本溪路、后丁庄村至天穆镇华润万家超市、东堤头村至物美超市等12条公交线路,优化801路、721路、610路、670路等8条公交线路,在建成区内配齐公交站牌,使群众出行更便捷、更顺畅。新建欧铂城、宸宜花园、淮兴园、泽天下等8个社区居委会,改善社区居委会办公和活动用房条件,建设镇街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推进社区“一站式”服务,提高社区“网格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新建秋怡家园标准化菜市场。改造新村市场消防设施。改造新村街果园东路、集贤街安达路2座二类公厕。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启动淮河道、淮东路、望江路3座雨水泵站建设。完成北医道等重点积水片区管网改造。结合道路和泵站建设,跟进实施配套管网,提升建成区排沥能力。协调推进外环东北部调整线、新津围快速路、地铁5号线和大北环铁路建设。启动光荣道、高峰南路、淮东路、文庆道4条道路建设。外环北延线一期、姚江东路、龙门东道3条道路竣工通车。完成津榆公路北辰段改造,由双向两车道拓宽为双向四车道。结合城中村改造和双青新家园建设,加快推进10条配套道路建设。建成双青新家园和经济技术开发区2座消防站。启动实验中学人防工程建设。建成喜逢台110kv、京福路35kv2座变电站,启动芦新河220kv、九园110kv等7座变电站建设,提高电力保障供应能力。
三、提升生态环境水平
继续推进郊野公园建设,新建跨河景观桥1座、漫水桥2座,完成1600亩绿化,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实施大绿工程,新增造林5210亩,农村林木覆盖率达到24.5%。加快推进清水工程,完成郎园引河、中泓故道、机排河、永清渠4条河道治理,完成大双、双青污水处理厂和西部片区、西堤头片区、宜兴埠环外片区污水主干管网建设。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整治违法排污企业。实施20台燃煤锅炉改燃并网。创建金凤里、御龙湾2个安静小区。
四、综合整治市容环境
开展市容环境示范工程建设,打造15个示范村、20个示范小区、10条示范路和2个示范公园。以道路绿化为重点,突出层次感、色彩感和季节感,打造京津路、铁东路、龙门东道等9条绿色生态廊道。新增绿地19万平米,提升绿地70万平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实施北辰道、集贤道、天重道、高峰路4条道路综合整治。实施朝阳楼、桃香园、欢颜里、大通绿岛等12个小区道路整修。开展农村垃圾专项整治,全面建成“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垃圾清运系统。加大治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和违规拆改的力度,维护大多数群众的利益。
五、切实增加群众收入
制定出台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政策措施,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渠道,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援助机制,加大岗位开发力度,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建立就业培训基地、农民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和妇女手工编织业发展中心,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培训6000人,新增就业1.7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000人。改造提升设施农业2000亩,建设放心菜基地4000亩,新增专业合作社10家,带动农民增收。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三农”保险服务站,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农民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养老保障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大职工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做好建筑业农民工工伤保险扩面工作。认真执行有关政策规定,提高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和农村五保户等困难群体保障标准和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建北仓镇富锦华庭、瑞景街瑞益园、西堤头镇刘快庄等7个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天穆镇、集贤街2个托老所。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继续搞好基本生活、康复、就业、维权等方面的保障服务。
七、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加强区级公共文化设施和镇街文化活动中心、村居文化活动室建设。举办“北仓杯”环渤海青年歌手大赛、区首届春节文化庙会、第八届和谐文化大舞台和“金光大道群众艺术之星”大赛及巡演活动,开办《今日北辰》电视栏目,做大做强五大文化品牌。广泛开展“学雷锋、三关爱”志愿服务等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大型现场交流活动。依托新老“五个一”阵地,深入推进“十项文明”系列创建,增强全社会文明程度。建成杨连弟纪念馆。为农家书屋添置新书,满足村民阅读需求。承办华北地区传统武术大赛,参加市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
八、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建成教育信息化中心、双街第二模范小学、秋怡小学和3所幼儿园。改革学前教育用人机制,推进中小幼教育衔接一体化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中高考成绩继续保持全市前列。实施高中校现代化达标工程,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先进区和社区教育示范区。
九、优化医疗卫生服务
协调推进市第二儿童医院和代谢病医院2所市级医院建设,提升我区医疗卫生整体水平。建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高疾病防控和应急能力。建成大张庄镇、普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就医。建设区妇幼保健中心,提高妇女儿童保健水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医疗人才。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力度,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保障人民群众医疗用药安全。积极做好应急自救互救培训,增强群众自我防护能力。
十、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和道路交通、消防隐患、超载超限等专项整治,实现高危企业和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全覆盖,避免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确保不出现较大事故。加强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继续实施放心食品系列工程,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平安北辰”建设,增强群众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