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代表委员共话协同发展:促进要素流动 推动交通一体化

发布日期:2019-03-12 17:57 来源:北辰政务网
字号

  加速形成京津冀“1小时通勤圈”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委员:

  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五年以来,作为先行领域的交通一体化正逐步从蓝图变为现实。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建议,在加强交通网络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提升服务“软件”,加速形成京津冀“1小时通勤圈”,更好地惠及三地百姓。

  钟章队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条理分明、纵横交错的一体化交通网将三地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市域铁路发展短板和综合交通服务短板依然突出。

  他建议,参考东京、巴黎、纽约、伦敦等城市市域铁路发展经验,加快京津两城市郊铁路与河北省省域铁路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在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建设时速不低于160公里的市域铁路网,形成中心城区的交通枢纽站与卫星城区、大型住宅区、大型旅游景点、大型工厂等之间的快速连接与接驳,解决“公共交通洼地”问题。

  钟章队还注意到,不同交通工具接驳难、服务指示标识不清、管理标准不一等问题也影响了“1小时通勤圈”的形成。他建议,加速推进高质量运输服务,注重打造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进不同运输方式间的客运联程系统建设,实现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市区轨道交通四层网络“零距离”换乘。即使不能“一站”解决,也应加强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接驳,提高换乘效率。

  钟章队说,在提升服务水平上,还有许多细节可以改善。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展三地“一卡通”功能,引导推动航空与城市轨道交通、高铁等方式“一票到底”和“行李直挂”。另一方面,可以将“互联网+”技术充分运用到交通咨询和引导上,这不仅可以为乘客提供更多出行方案,还可以提升交通运输效率。还应该统一服务和管理标准,避免不同交通方式之间重复安检;协调京津冀地区高速公路收费模式,减少收费站和人工收费方式,提高通行效率。

  下好津冀港口协同发展“一盘棋”

  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梁永岑委员: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时强调,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五年来,天津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努力方向在哪里?昨日,记者采访了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梁永岑。他说:“津冀港口协同发展正在进入快车道。特别是通过建立资本纽带,从竞争转向竞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共赢关系,实现了1+1>2的效果。”

  目前,一个以天津港为核心、河北港口为两翼,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安全绿色、畅通高效的世界级港口群正在加速崛起。“天津港与唐山港、黄骅港形成了干支联动、无缝衔接、相互支撑有利格局,以天津港为中心的环渤海内支线运输网络已初具规模。2018年天津港环渤海内支线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标准箱,其中来自河北地区的货源约占90 %,这标志着津冀港口间干线枢纽港与支线喂给港的海上运输格局基本形成。”梁永岑说,“天津港已在京冀两地布局建立了多个无水港和远程物流基地,实现了港口服务功能的延伸和全覆盖,有效促进了京津冀物流资源加速集聚和优化配置。2018年,京津冀地区无水港操作量完成27.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6%。特别是在服务北京方面,天津港于2018年3月开通‘跨境贸易便利化绿色通道’,对重点货物提供全方位‘双优先’服务,累计服务北京进出口货物达13.8万标准箱,为服务首都经济圈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梁永岑说,今年天津港将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和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对内陆腹地的服务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天津港将继续下好津冀港口协同发展“一盘棋”,继续加强与河北各港口合作,建立起定期走访机制,深入推进全方位合作,推动错位发展、协同发展、融合发展,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把更多太行乡村“送”上高速路

  河北省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陈春芳代表:

  “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三地交通一体化取得积极进展。随着越来越多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通车运行,京津冀之间的交通越来越便捷,但高速公路与乡村之间还有些连接道路需要进一步完善。”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陈春芳呼吁,应进一步加强京津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区的互联互通,促进山区百姓增收致富。

  太行山区是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列入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县有8个,太行山区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个,贫困县贫困人口占全省比重达到18.2%。

  去年底,太行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它起于涿鹿县京冀界,止于涉县冀豫界,纵贯太行山区。有了这条路,太行山区群众可以直达北京,京津等地市民前往太行山休闲旅游,也不必再穿过交通拥堵的区域,大大促进了京津冀之间交流互通。

  “以我们村为例,最近的太行山高速公路出入口离村子只有20来公里,不到半小时的车程,我们村交通条件大大改善,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陈春芳代表表示。

  近几年,车谷砣村在“红”“绿”“古”上做文章,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村民年收入去年底已经达到了约7000元。如今,借力太行山高速,车谷砣村联合周边四个村,启动了总投资21.5亿元的中国·车谷砣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陈春芳代表建议,应按照太行山高速公路沿线绿色产业带发展规划,着力加强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与乡村的连接,让更多京津市民通过太行山高速和更宽敞平坦的入村道路更方便地到乡村度假休闲。

  “入村道路方便了,也能够让太行山区绿色产业与京津冀都市圈中高端市场实现更顺畅时空对接,让太行山区绿色产品销得更远、卖得更好。”陈春芳代表表示。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版权声明|法律声明

主办单位: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30001 津ICP备1200731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3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