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区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
北辰区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综合报告
一、我区国有资产总体基本情况
我区国有资产按照企业(不含金融企业)、金融企业、行政事业性、国有自然资源等4类进行报告,具体情况如下:
(一)企业(不含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总量情况
2022年末,我区纳入国有资产统计监管范围的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71户。资产总额1,133.77 亿元;负债总额870.62 亿元;所有者权益263.15亿元。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总量情况
我区现有区属国有性质融资担保公司两家,即天津北宸科园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和天津惠辰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截至2022年末,两家担保公司累计资产总额4.39亿元,负债总额0.81亿元,资产负债率18.45%,累计在保户数688户,累计在保余额2.02亿元,累计代偿余额2.3亿元。2022年度累计担保费收入0.02亿元,利息收入0.05亿元。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量情况
截至2022年末,我区行政事业性资产总额(账面净值)351.74亿元,降幅1.29%,其中,行政单位国有资产72.43亿元,占资产总量的20.59%,事业单位国有资产279.31亿元,占资产总量的79.41%。负债总额229.59亿元,降幅1.43%。净资产总额122.14亿元,降幅1.03%。
(四)自然资源国有资产总量情况
根据2021年变更调查数据,我区土地面积47574.95公顷(合475.7495平方公里,不含东丽区华明街北于堡、北京排污河部分土地、武清、西青、宁河等飞地)。国有土地面积18870.79公顷,其中湿地245.88公顷、耕地470.75公顷、园地185.18公顷、林地670.20公顷、草地136.92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1779.1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121.59公顷、水工建筑用地1050.71公顷、水域2093.16公顷、其他117.23公顷。矿产资源方面,共计矿业权15个,其中采矿权11个,探矿权4个。森林资源方面,现有林地5066.74公顷,其中乔木林地736.26公顷、灌木林地5.2公顷、其他林地4325.28公顷。水资源方面,我区现有一级行洪河道7条,总长度105.97千米,二级排沥河道9条,总长度126.56千米。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与成效
一是贯彻落实国有房屋租金减免政策,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发展。贯彻“稳经济35条”政策,全面落实国有房屋租金减免,总计减免金额1797.68万元。其中,2022年监管企业房租减免共惠及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07户,累计减免房租1228.02万元;13家行政事业单位及其所属企业的101处国有房屋全部落实政策,为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569.66万元。
二是落实市级闲置资产整治专项行动部署,推进区级资产盘活处置工作见实效。按照全市闲置资产盘活工作会议部署,北辰区制发了《北辰区闲置资产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3个专项工作组,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实地踏勘多处闲置房产、土地,积极推动我区闲置资产专项整治工作。2022年累计盘活国有企业闲置房产1.74万平方米,盘活金额4230.45万元;盘活事业单位闲置房产(含土地)1处,面积为428.45平方米,交易价格416.99万元;推动包括工信局、人社局、政府办、财政局、文旅局、融媒体中心等总计20余处行政事业单位和区属国有企业房产确权登记、资产评估、挂牌出让等前期处置工作,总面积为1.5万平方米,估值约2亿元;推动完成7.33亩地块收储,实现资产处置收入1026.17万元。
三是完善国资监管体系建设,持续决战国企改革攻坚。以管资本为主推进监管职能转变,进一步提升国资监管效能。印发《北辰区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2022年版)》,修订采取动态调整方式保持清单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解国企融资瓶颈,通过增加注册资本、股权结构改革、灵活担保审批等方式助力企业融资。持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加强国有经济在城市运营服务、城市更新改造、乡村振兴发展等服务民生保障领域的投入布局。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要求,盘账对表、靶向攻关、扎实工作,我区区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市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均100%完成。区属一级企业和重要子企业100%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100%完成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按照《北辰区区属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组织国有独资公司上缴2021年国有资本收益200余万元。
四是提升金融国有资产监管效能,健全风险控制防范体系。金融企业建立国有资产监管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和资产管理责任人,做好国有资产统一登记和保管工作。制定了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管理账簿。依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风险控制与防范体系,完善了从项目受理、项目调查、反担保措施设计与落实、项目评审与决策、保后的动态跟踪监管、代偿后的追偿补偿等专项规章制度。2022年新增代偿1笔,代偿金额499.26 万元,2022年全年共收回1378.44万元。
五是强化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优化管理程序规范入账。深入贯彻落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和《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按照《财政部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政府会计核算的通知》和《天津市水利基础设施政府会计核算实施细则》要求,区水务局及其基层单位完成959项资产总值为4.39亿元水利公共基础设施入账工作。制发《北辰区区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事项财政审批程序》(津辰财会发〔2022〕7号),进一步规范资产处置备案、处置审批流程,全年召开资产处置小组专题会议7次,报批处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计1.13亿元。
六是高标准制定国土空间规划,推进土地供应、重点项目建设落地见效。积极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完成了“三区三线”方案划定,全区29个保留村村庄规划均已形成初步成果,其中双口镇小五堡片区村庄规划为天津市唯一入选自然资源部的优秀案例。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完成北辰京津医药谷起步区等4个项目报批,完成京滨铁路北辰站周边区域、北郊500KV变电站等重点项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工作,基本实现全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规划全覆盖。在土地供应上出实招,全年供应土地面积164.02公顷。
三、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2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的监督下,我区在稳定经济发展、闲置资产盘活处置,落实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国有资产监管效能,高标准制定国土空间规划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一是国有企业盈利能力不强,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不平衡,发展结构有待优化。我区国有企业多为平台公司,债务负担较大、亏损较为严重,且市场竞争程度不高,市场化收入不足。企业类型趋于同质化,在区域内没有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产业布局和资本布局有待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过多承担了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责任,经济效益不高,亟待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凝聚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金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追偿债工作存在一定困难。我区金融企业缺少流动资产,难以开展新业务,且存在部分资产长期闲置的问题。法人治理结构与决策程序不规范、不完善, 按照《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内部决策、经营和监督分离制度亟待推进。因涉及诉讼案件、抵押资产变现等问题,追偿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困难。
三是闲置资产盘活难堵点亟待疏通,区级资产管理制度更新效率有待提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本单位瑕疵资产,尚未实现全面梳理、确权登记,原始材料缺失导致历史遗留问题消化困难;随着市级国有资产处置、公物仓管理、设备配置预算标准等资产管理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在结合北辰实际,适时出台区级配套政策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是国有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与发展诉求不匹配,历史遗留存量有待消化。我区各镇街园区尚未形成集聚发展优势,各建设项目与基础设施保障要素不匹配,规划土地要素保障还不能完全满足区镇村发展诉求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规划服务水平和能力与市场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北辰区城市建设发展滞后,示范镇、城中村等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违法占地、批而未供等存量较大,亟待通过用足用好各类政策进行消化。
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措施思路
一是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着力提升国有企业质量和效益。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和市国资委相关部署,结合北辰实际,持续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同步推动落实区国资国企“十四五”规划年度任务,不断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助推区国资系统企业将改革效能转换为经济效益。科学制定全年经济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以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不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强化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监测,多措并举稳增长,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坚决打好国有企业减亏创收提质增效攻坚战。
二是完善国有金融企业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落实金融行业监管主责。通过建章立制堵塞行业管理漏洞,维护好现有合作银行信用,支持优质企业融资,降低担保公司风险;建立资产损失调查和追责程序,建立责任追究工作报告制度,通过经营管理信息和构建大数据模型,精准发现违规问题;加快建立股东“三会一层”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组织机构设置,进一步明确具体职权;加大力度清收不良,追讨代偿资金,选聘专业人才承担项目筛选、审核、贷后管理、清收等重要岗位责任,打造市场化的专业融资担保人才队伍。
三是落实财会监督主体责任,推进资产管理、盘活工作见实见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落实区级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工作任务;按照中央、市级出台的资产管理政策要求,修订、制发区级配套政策,进一步规范我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按照《北辰区闲置资产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针对瑕疵资产确权登记等重点问题,研究政策、寻求突破,推进资产领域重点工作落实落细。
四是以资源要素保障为抓手,完善国有空间规划体系。统筹推进各专项和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加快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破解城市发展瓶颈问题。落实规划资源用地要素保障,聚焦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抓实项目服务,全面开展土地推介工作,实现保需求、快审批、提效能的工作实效。促进自然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积极消化处置批而未供、闲置土地,稳妥推进违约竣工项目处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充分挖掘后备资源空间,多措并举严守耕地保护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