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扭住突出民生难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争取早见成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如是强调。也正是将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要求时刻牢记在心头,区养殖业发展服务中心全体党员干部敢担当善作为,坚持为民解忧、迎难而上、主动进位,积极解决华园种猪有限公司生产难题,走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群众的事没有难事小事,只有办不办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已经深入人心,但如何权衡好环境保护与养殖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养殖中心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在推动解决华园种猪养殖有限公司问题上找到了答案。在全市大力开展河道“清四乱”专项整治的情况下,作为北辰区老牌养猪企业的华园种猪场,积极配合开展了临河部分厂房的拆除,但养殖区域大面积缩减,生产经营的难题又摆在了面前。为此,养殖中心领导班子积极帮助思考谋划出对策,在国家新出台的生猪养殖扶持政策中,积极争取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地方农业项目,一手抓整改一手抓扩能,找到了“两全”方式。根据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文件《市农业农村委关于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暨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津农委[2019]47号) 的规定,鼓励有条件的生猪规模养殖场户发展多层养殖设施,经领导班子与市委沟通对接,华园猪场的拆迁保留部分恰好具备改造条件,一条规范精品养殖的道路豁然贯通。
群众的事没有无能为力,唯有竭尽全力。无巧不成书,刚刚找到了解决路径,希望满满的华园养猪场负责人,在办理申报手续时又遇到了困难。由于鼓励生猪养殖扶持政策刚刚出台,各方对于政策申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负责组织此项申报的市发改委,很难全面做到一次性告知,相关申报材料的报送时间已经十分紧张。为帮助企业搭上政策班列,减少企业养殖调整的损失,养殖中心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指派专人全程协助相关手续的办理, 保姆式帮助企业在规定时限之前完成了材料的报送,这一关,又是险险地闯过。
群众的事不分分内分外,更要主动进位。在手续齐全之后,企业负责人得到了一个坏消息:全市集中申报此项政策的企业材料,已经整批完成市级报送,只能等待来年申报。但对于任何行业来说,“时间不等人”都是适用的,一旦错过此次政策申报,厂房改建又要延误一年,规模缩减、生产搁置等等方面叠加起来又是一大笔亏损,企业负责人情绪愈发急躁起来。面对这种情况,本已经“送车到站”的养殖中心领导班子主动进位补位,积极帮助企业与市发改委相关处室反复沟通,讲明企业情况,分析利害关系,争取补报机会,最终为企业搭上了申报的末班车。看到企业负责人激动地握着干部的双手,你会觉得,这一刻,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肩负群众的期盼与信任,在任何时候,再多迈半步、再多做一些,才应是我们担当作为、竭尽全力的最起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