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区卫健委2023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报告
区卫健委委托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所开展执法工作。
一、基本情况
1、行政执法主体情况。区卫健委委托区监督所执法。
2、行政执法人员情况。
区监督所现有持证人员30人。年内4名监督员注销执法证件,其中2人退休,1人不在执法岗,1人援甘(2022年7月至2025年7月)。
3、行政执法案件情况。立案处罚60件,罚款44.72万元。处罚量相对下降,主要受外部营商环境政策影响;罚款数额相对上升,主要是非法行医案强制执行到位。
4、行政执法年度计划完成情况。年初制定了《2023年北辰区卫生健康领域“双随机、一公开” 日常监督检查计划》,并在区政务网公示。同时年内接收市卫生健康委印发的《2023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2023年天津市卫生健康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日常监督检查计划》,并及时部署。全年按照计划如期完成国、市、区三级双随机任务1467单,并在区政务网完成检查结果公示。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1、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刑衔接制度,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一直使用市卫健委制定的行政裁量权基准,今年更新到2023版本。
2、重点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3.15期间开展了涉水产品销售单位专项检查26户次,检查产品98件,要求全部在售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一产品一公示 ”,为辖区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驾护航。
开展住宿场所专项检查与空气甲醛指标快检,重点加强乡村民宿(农家院)卫生监督管理,营造安全住宿环境,服务旅游业发展。
与公安局北辰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药学质控组对21家医疗机构开展麻精药品联合检查,深入核查麻精药品处方管理情况,防止相关药品流入非法渠道。
根据市卫生监督所部署,完成中医药卫生、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区县互查,取长补短,互促提高,如实反馈其他区县问题,对本区暴露问题的被监督单位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督促落实整改。
与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委开展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工作,选取辖区内21家果蔬、食用菌、坚果、籽类食品以及肉与肉制品相关标准使用单位,收集对标准修订的意见、建议及理由、依据54份,汇总形成工作报告,为食品安全标准的修订提供依据。
开展口腔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可能造成艾滋病、乙肝、丙肝等疾病感染的风险环节,检查的30家口腔医疗机构中有3家存在违反口腔器械消毒技术规范的情况,针对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共计罚款0.25万元,维护人民群众就医安全。
协同北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信息报告专项监督检查,检查医疗机构36家,出动监督员282人次,疾控技术骨干72人次,做出警告2户次,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7份。在常态化传染病防治阶段,保证各机构能够通过监测预警及早发现风险,并做好相关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准备。
顺利完成为期三年的天津市口腔医疗机构器械消毒灭菌在线监测试点工作,年内派出益雅口腔门诊部的2名医务工作者代表北辰区参加在河南省新乡市召开的全国传染病在线监测工作会议。试点期间积极配合市所完成调研工作,日常监督中对各单位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督导,试点工作结束后配合厂家完成辖区三十家试点医疗机构的设备回收。
开展中秋国庆假期前后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专项检查,出动监督员64人次,覆盖医疗机构疫情报告、公共场所消毒卫生和学校秋冬季传染病防控检查项目,共检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0余家,各类公共场所包括商超、影剧院、旅店等业态50余户,中小学10所,托幼机构3所,发现消毒记录不全和消毒产品索证不全等问题5个,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立即整改,保障人民群众度过了一个健康祥和的假期。
3、执法方式创新情况。
开展首违不罚的学习培训。在处罚案件强制执行过程中,因企业采取补救措施,依法减免滞纳金。
4、执法队伍建设情况。
组织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学习,开展首违不罚、典型指导案例、行政处罚法培训,各专业卫生监督执法培训,进行执法人员集中考法,开展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全区30名卫生监督协管员开展集中理论学习2次,巩固巡查要点,提升线索发现能力。
选拔8名监督员参加天津市卫生健康行业第七届“岗位练兵 技术比武”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专业竞赛活动,最终3名同志取得优异成绩(第二名1人,第四名2人),为北辰卫生监督争光。
5、执法监督情况。
开展医疗机构、公共场所、职业卫生用人单位集中调研工作,采取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统计分析、对策实施、效果评估、监督回访等环节分步推进,形成“监督检查-现场调研-解题办事”的闭环,切实接受被监督单位的诚恳建议,提高卫生监督部门服务水平。
狠抓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对全区17个镇街的120余户民营门诊部、诊所进行拉网式检查,完成日常安全督导检查;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农村医疗机构房屋排查和年度民营医疗机构安全生产培训,认真查找安全工作漏洞,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提升机构意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按照“战洪峰、防洪灾、保安全、保稳定”的防汛工作要求,汛期启动卫生监督应急响应机制,派出卫生监督应急队伍开展抗汛防疫监督检查工作。对安置场所(北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公共场所、学校卫生、生活饮用水、病媒生物防制等专业监督检查,督促落实室内空气质量、场所消毒管理、传染病防控等措施。对永定河泛区蓄滞洪区(双街镇庞嘴村)深井水水质进行多轮次快检,保障饮水安全。加大辖区内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及农村在用小型集中式供水设施的巡查频次,防止饮用水安全事故出现。持续开展医疗机构肠道门诊监督检查,防控传染病发生和传播。同时开展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严把消毒剂生产质量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毫不松懈的应战状态,全面保障汛期、汛后期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对全区公共场所进行信用分类监管,评价结果执行季度公示,截止目前已完成601户。在监督检查中开展传染病综合评价,已覆盖医疗机构120户。推进职业卫生分类监管工作,面向全区冶金、建材行业职业卫生用人单位开展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培训,并完成23家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分类,其中甲类12家、乙类8家、丙类3家,逐步推行差异化监督执法,精准干预高风险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
开展打击无证行医“123”专项整治行动,1天宣传、2天暗访、3天清查,重拳出击,形成震慑。(1)联合各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入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商场开展打击无证行医现场宣传9场,发放宣传材料1500余份,受众群众2000余人。(2)出动卫生监督员32人次,深入小区、民宅、集市及中医保健服务机构,开展管片互查,复查既往查处点位,挖掘隐藏点位,共核实无证行医线索4条。(3)通过大众点评、美团等主流生活服务类平台检索“打耳洞”、“去文身”“拔血罐”“针灸”“中药灌洗肠”等关键字,锁定违法风险点位,开展清查,核实线索1条。构建健康、安全、有序的医疗市场秩序,让无证行医无立锥之地。
受理各类投诉159件,开展执法文书、执法行为、处罚案卷等稽查340次。卫生监督协管员通过协管小程序完成巡查705户次,报告事件或线索30条。每月参加市监督所组织的案卷互查工作。
三、存在问题
1、执法质量有待提高。受执法条件的制约,部分案件取证存在一定困难。
2、执法人员力量不足。近年来,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职责不断增加,监管范围不断扩大,人员紧张问题急剧凸显。按照每万人配置1-1.5名卫生监督员的标准,应配备94-141名执法人员,目前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所只有编制50个,实有一线执法人员29名,人员严重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强队伍建设
打造顽强拼搏、一往无前的“卫监铁军”风貌,提升精细化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强化执法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关口前移,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满腔热忱投入卫生健康事业,做人民的卫生健康卫士。
(二)完善信息化建设
强化卫生监督信息平台管理,完善平台数据信息,推动平台互联互通工作,加强上线新功能的培训,提升信息化执法效果。完善卫生监督信用体系,创新信用监管模式,提升信息化成果应用。
(三)提升普法宣传
开展医疗卫生、学校卫生、中医药卫生、生活饮用水、职业卫生、爱国卫生、妇幼健康等专业普法宣传,丰富宣传手段,加强新媒体融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高质量宣传助力高质量发展。
(四)强化应急管理
强化卫生监督应急管理,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强化精准监督理念,强化政治担当和主体责任,将常态化、科学化、精准化的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全力守护全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五)打击非法行医
结合专项工作路线图,在监督检查、处理投诉举报过程中积极探索新的办案方式,净化医疗市场秩序。同时配合各镇街加强宣传力度,切实提升群众的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为人员群众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2023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