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出租车的社会危害与治理措施
黑出租车的社会危害与治理措施
当下,黑出租车现象非常普遍,尤其在车站、地铁站、宾馆、学校、医院等人流密集区,黑车现象十分泛滥,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规模急剧增加,交通运输设施远远不能满足人口增多的需要。另一方面,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管理难度增加,尽管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执法部门常年进行超负荷的作业,但收效甚微,黑出租车有增无减,甚至慢慢向规模化、公开化方向发展,从而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黑出租车的社会危害
所谓黑出租是指没有在交通运管部门办理任何手续,没有取得经营许可证,不具备客运车营运资格,而以营利为目的擅自从事客运经营活动的机动车辆。与正规出租车相比,这类车辆游离于现有的体制和规则之外,因此民间习惯将其称为黑出租。黑出租的盛行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害。
(一)危害乘客安全
黑出租带给社会的危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黑出租的车辆大多是报废车或者接近报废的车辆,安全没有保障,而且也没有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乘客乘坐这样的车辆,遇到一些特殊的路况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二是正规出租车驾驶员要有三年安全行车以上的资历才能担任出租车驾驶员,上岗后还要经过安全驾驶、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继续培训,而黑出租的驾驶员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有的甚至没有驾照,遇到紧急情况,不知道如何处置,带来极大的隐患;三是黑出租车属于无证经营,购买的保险险种不全,或者根本没有购买任何保险,乘客乘坐这样的车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将很难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四是黑出租的犯罪率高。由于缺乏监管,部分黑出租已经不满足靠客运来赚钱,黑出租司机对乘客进行恐吓、抢劫和强奸的案件屡见不鲜。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运管部门的检查,黑出租往往会加速逃跑,甚至顶撞检查车辆,置乘客的安危于不顾。
(二)损害合法出租车利益
正规出租车的运营要缴纳各种税费和保险等,包括税费、管理费、保险费等各种费用,出了安全事故后,还要承担一定的经济赔偿责任。而黑出租成本低廉,与正规出租车处于不公平的竞争地位。一方面,黑出租的盛行造成国家损失了大量的税费;另一方面,黑出租的低成本运行干扰了正常的出租车市场,正规出租车的市场份额被抢占了,造成很多正规出租车拉不到乘客,空车运行时间长、效益下降。由于缺乏监管,黑出租套用正规出租车的车牌,甩客、宰客的现象时有发生,出了问题被乘客投诉后,合法出租车不得不为套牌车的投诉背黑锅,影响合法出租车的利益。
(三)带来不安定的社会因素
很多黑出租司机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拉帮结派、团伙作业的现象十分普遍,并日益呈现暴力化、组织化和地盘化的倾向。在有的地方还发生黑出租团伙拉拢运营执法人员、收取保护费和暴力抗法等不法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在遭受交通运营部门的打击后,有的黑出租团伙挑唆不明真相的群众,阻挠执法、堵塞道路、聚众闹事,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另外,由于缺乏合法的身份,黑出租在逃离监管的同时也给自己的安全埋下了隐患,在新闻报道中,黑出租车司机被抢劫、欺诈的案件时有发生,犯罪分子抓住了黑出租车不敢报警的心理,频频抢劫黑出租,甚至会发生劫杀的现象。
三、黑出租车治理主要任务
一是打击无营运证照或伪造营运证照从事客运的出租车,残疾人参与非法营运的车辆,无营运手续载客的私家车,假牌套牌黑出租车,模仿、伪造出租汽车营运标识标志、车厢内安装仿造LED“小红灯”等明显标识车辆。
二是查处合法出租车、网约车不打计价器、兜圈绕行、拒载、欺客、宰客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一步提升出租车、网约车司机法治交通意识和安全运营水平。
四、黑出租车的治理措施
(一)扩大公共交通的有效供给
治理黑出租的首要工作就要扩大公共交通的有效供给,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完善公交系统,运输市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政府部门要全面掌握并科学预测居民出行公共交通需求量,以此为依据合理调整公交车辆的营运线网布局、配车数量、营运时间、间隔班次等等。
(二)深入调查,掌握情况。
对违法停车、从事出租客运经营活动的私家车及残疾人参与非法营运、出租车、网约车违法经营等问题进行调查摸底,掌握其活动区域和规律,为开展整治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对违规聚集、滞留在人员密集场所有非法营运嫌疑和迹象的车辆进行摄像备档,先期做好取证工作。
(三)部门联动,集中打击
由公安北辰分局交警支队、区运管局联合牵头,组织属地镇街执法队开展联防联控行动。每次行动分别从公安北辰分局交警支队、区运管局、属地镇街执法队抽调执法人员不少于2人、执法车辆1辆组成流动稽查小组,采取不定时、不定点联合治理方式,加大对主要道路两侧及人行道和重要公共场所周边的巡查力度,提高执法队员的“上路率”、“见警率”、“管事率”,通过现场处罚、现场拍摄、现场拖车等多种方式加强对违法停车、非法载客“黑车”、整治出租车市场运营秩序的监管力度。
(四)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黑出租车运输不但侵害合法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也直接侵犯了广大人民的安全利益。在一个法治社会,使用合法的商品,接受合法的商业服务,应该是一个守法公民的义务,此间也包含自我保护因素。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重点场所悬挂标语、散发宣传单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机动车交通秩序管理目的、意义,乘坐非法客运车辆危害及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引导广大市民参与和监督交通秩序整治工作,鼓励乘客自觉抵制乘坐、主动举报黑出租营运行为,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参与监督的力度。
总之,黑出租现象的广泛存在,是我区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一大毒瘤。解决黑出租问题不是几个部门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制度和体制上查找原因,需要多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共同合作,通过加大对公共交通设施的投入,增强政府的治理力度,调整现行的出租车管理体制,形成治理黑出租车问题的合力,才能彻底解决城市发展中的这一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