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辱使命,逆流前行,作防疫阵地的女战士 ——记民宜里社区党总支书记 王炳坤
防疫阵地夫妻档
“朵朵,听话,自己在家,谁来也不能给开门,知道吗?”这是朵朵的爸爸妈妈每天临出门前嘱咐孩子的话。别人家8岁的孩子都是几个人围着一起看,朵朵从小就是自己看自己,自己做饭,自己玩儿。因为他们夫妻都是普东街的社区工作者,是严守疫情一线的逆行者中的一员。
朵朵妈——王炳坤同志,她是普东街民宜里社区的党总支书记。大年初一,为了排查社区一名湖北籍返津人员信息,她毅然放弃了春节假期,打响了疫情防控战役第一枪。居民信息查无此人、入户核实查无此人、邻里走访查无此人,焦急的她只能求助公安部门。已经是晚上,她带着歉意给普东派出所毛秀鹏所长发送了微信:“实在不好意思这个时候打扰您,事出紧急......”终于,通过公安系统查到了此人的电话号码,联系后确认该人员现居住在附近的其他社区。王炳坤立即将排查结果和该社区进行对接,详细说明情况,确保人员无遗漏、管控到位。
大年初三开始,全体社区工作者都返回工作岗位,王炳坤的丈夫郭溪泓是普东街今日家园社区的一名退役军人,他也加入到紧张的防疫工作中来,加紧排查社区居民情况,坚守在社区出入口。大家都担心地问书记“您和姐夫都上班来了,朵朵怎么办?”她却笑着说:“我们家孩子交给摄像头看着了。”说完,她就又投入到防疫工作中。除了对外地返津人员登记造册外还要对社区流动人口进行管控,随时回访,要求工作人员每天按时完成排查报送工作。
抓紧安排完社区防疫工作,其他时间她就都守在小区入口为居民测量体温、嘱咐居民没事别出门、督促做好人员车辆登记等。值守期间,她拦截了两名发热人员,经询问,两人均不是本社区居民,也没有接触过外来人员。经过王炳坤的耐心劝说,两名同志未进入本社区,同意直接到医院就医,切断了可能的病毒传播途径。
居民心中的安全“守护神”
作为一名社区书记、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统筹规划,更要身体力行、做出表率。在抗击疫情期间,大家都在忙着打电话排查湖北户籍人员和其他外省市离津人员,王炳坤看着大家那疲惫的神态听着大家那沙哑的嗓音,既心疼又着急,她一方面主动承担部分打电话和录入信息的工作,另一方面又在积极联系筹措防护物资。众所周知,疫情局势最紧张的时候,防控物资是用钱都买不到的“宝贝”。她动用了一切亲朋好友、多方反复询问,终于为大家筹集到了一定数量的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护物资。防护服数量有限,但她就用一次性雨衣替代防护服,为的就是让大家在工作的时候保护好自己。
为贯彻落实好上级防疫指示精神,她坚持每天召开物业联席会,在传达精神、部署工作的同时,也针对防控期间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梳理并提出解决方案。大家集思广益、共同确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并立行立改,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严之更严,每人必测体温、必查出入证,确保社区居民进门的安全、出门的也是安全的”。
同事心目中的“定海神针”
从双创开始,三节腰间盘膨出的毛病就令她凡是站立时间长点或天气凉点就疼得不能正常行走。就算这样,也丝毫没能阻挡她跟大家一起轮流在卡口执守的决心。看着她那蹒跚的步履,大家心里难受极了,都争先恐后的想去替书记站岗、让她能缓一缓。大家都说,书记您太累了歇歇吧!而她却说:“你们才是最累的,能跟大家一起奋斗是我最快乐的事,跟你们一起工作的时间也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值守一段时间后,大家身体有些吃不消,她就强制要求大家轮流休息,可她自己却没有休息的时间。在社区,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累,我还可以”,其实大家都知道,她就是在强撑。她也知道,她就是大家的精神支柱,她就是社区的“定海神针”。
她怕大家因为超负荷工作导致身体吃不消,她又承担起了后勤的工作,保障大家的饮食,每天变着花样的给大家做营养餐,叮嘱大家吃水果,并时不时提醒大家该喝水了。大家执勤的时候她又总是叮嘱防护措施要做好消毒要到位,她总是说:“我得把你们照顾好,在这个非常时期你们的家人信任我把你们交给我,我就得对得起他们让他们放心,让你们都能平安回家。”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带头人,她的无私奉献、她的身先士卒、她的勇往直前、她的无所畏惧、她的亲切关怀都深深的激励着社区所有干部。在她的带领下,大家团结互助、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无怨无悔,打造了民宜里一支无坚不摧的防疫队伍。这支队伍既是最亮的新星,带着闪耀的光芒照亮社区前进的道路,也是居民心中的战士,披着那无坚不摧的铠甲,为社区百姓披荆斩棘。
普东街道办事处
2020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