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法治宣传,做好法治服务
“七五”普法以来,西堤头镇坚持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全面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强力推进法治堤头建设,法治宣传教育日益深入人心,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为打造“安全、美丽、富裕、宜居”西堤头镇创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一是普法队伍专业化。大力抓好普法专职队伍、普法讲师团队伍和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整合镇司法干警、综治干部、各村治保人员等力量,利用自身业务优势,化解矛盾纠纷,宣传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把村内有一定威信的离退休干部、教师、转业退伍军人等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让他们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点,培养成为普法工作的骨干,让他们在学法、懂法、守法的同时,逐步成为普法中的宣讲员。目前,我镇共有二百三七名志愿者和宣讲员,构成了立体普法的全网覆盖。
二是普法阵地多样化。发挥好镇法律服务中心作用,北京中伦文德(天津)律师事务所分所专业律师每日在大厅值班,接待群众来访,解答群众法律问题。各村及学校开辟普法宣传栏,共建成电子宣传电子屏12块,滚动播放法治宣传相关内容,构建浓厚的宣传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镇司法所利用毗邻804公交车站的区位优势,将法治宣传的阵地外展延伸,因地制宜地设置宣传橱窗,定期制作主题展板,形成系列宣传板块。
三是普法活动常态化。镇内司法、综治、计生、妇联、安全等多部门参与普法宣传,定期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结合季节特点和各纪念日时机,开展“三八”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综治宣传月”、“4.8”司法日、国家安全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主题活动4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开展知识竞赛、普法讲座和微电影微视频征集展播等主题鲜明、声势浩大的普法活动,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同时,做到以新应新,依托新兴媒体优势,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依托“堤头发布”微信公众平台,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普法客户端等平台加强普法宣传,发布普法信息246条,真正让群众乐于听、听得懂、看得见、记得住、便于行,为普法工作注入新的生机。
四是普法服务贴心化。着眼“一村一特色、一地一品牌”目标,推动“覆盖全镇、便捷群众、设置合理、功能多样”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克服辖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新市镇建设步伐相对缓慢的不利因素,多方筹措资金200余万元建成赵庄子村法治文化公园项目,使群众在休闲中感受浓厚的法治氛围,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建立镇、村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便于律师、法律工作者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聘请五君、辰斌2家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为10个自然村的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率先在姚庄子、芦新河村建立了法治示范点,打通了法律服务到群众身边的最后一公里。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视频设备,安装zoom云会议业务软件,进行实施视频服务。连线区公证处,对群众公证办理的事项进行一次性网上告知,减少群众因不明规程或原则可能造成的来回奔波的办事成本,缩短了公证处与普通群众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