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堤头镇人民政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8-02-23 00:00 来源:西堤头镇政府
字号
内容概述

内容全文

——在西堤头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西堤头镇人民政府镇长 张富国

2017年12月29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党的十九大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区、镇党代会目标任务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突出在优化产业结构、规划城镇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民计民生、提升执政水平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推进我镇又好又快发展。2017年,我镇本级财政收入完成1.2亿元,同比增长48.8%,增幅排在全区第二。适应经济新常态,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33亿元,同比下降36.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98亿元,同比下降29.3%;社零额完成3.4亿元,同比下降41.0%;销售额完成126亿元,同比下降36.7%;完成千万元以上注册新项目11个。

一、加快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

经济发展结构取得新调整。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完成3项总投资3120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实现农业增加值1亿元;积极发展农业旅游,全年接待游客约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余万元。构建新型产业结构,取缔“散乱污”企业97家,改造提升企业23家,停产停业30家;完成创新转型企业14家,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展开,转型升级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产业调整推进项目招商,建成达乐城冷链项目,谈成时迈程和正午阳光2个仓储中心项目,年产30吨苦瓜素项目正在洽谈中。

科技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71家,企业研发投入1.1亿元;新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九为实业被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生产的“盘扣式承插型脚手架”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产品。15家企业申报区级专利试点企业,共申报专利190项,其中发明专利70项。

二、科学统筹谋划,城镇规划建设稳步推进

镇村建设面貌取得新改善。推进国道外迁项目,累计拆迁线位长度13公里,树木拆迁工作全部完成,九园公路拆迁全线清零,杨北公路刘快庄村民宅拆迁取得突破。完成新区污水处理厂项目的地上物核量、土地征收程序前期工作,地上物拆迁接近尾声;完成集体土地地上物确权登记工作,完成2016年危房改造项目验收及2017年各村危房改造;新修辛侯庄环村公路、大修西堤头南路等乡村公路5条。妥善解决了芦新河220KV变电站界外地及出线工程、大北环线外电引入10KV电源线占地补偿和工程协调服务工作。新市镇规划调整和拆迁安置补偿方案基本完成,投融资平台正在对接洽谈中。

双违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大巡查力度,严查严控双违行为,今年未发生新的违法占地;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成10宗,约43.58亩卫星遥感拆违工作。开展铁路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拆除公路沿线违法建设700平方米,彩钢围挡500延米,清理违法占地面积5100平米;拆除“散乱污”企业违法建设11760平方米,清理违法占地19600平米。落实土地督察要求,整改违法用地114.95亩。

三、加强综合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初见成效

清新空气行动取得新进展。每日3次对杨北公路、205国道等重点地区洒水降尘;深入落实环保网格化监管工作,整改处理空气类问题523项;以环保督察、迎全运、迎十九大为契机,对道路环境综合秩序、扬尘撒漏、马路餐桌、重型煤炭运输车辆、燃煤锅炉等开展综合整治,实现219台燃煤锅炉全部“清零”;完成1.6万吨无烟型清洁煤的申购配送工作;苫盖裸露土地90万平方米;做好镇域内树林防火及秸秆禁烧工作,实现秸秆零焚烧;通过发放公开信、常态化巡查等方式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果,确保我镇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清水河道行动取得新成绩。完成26个点位水体环境和10个坑塘沟渠治理,增加河道防护网;完成防汛抗旱工作,加强汛前、汛期安全检查,充实储备防汛物资,确保安全度汛;积极落实推进我镇河长制,推动工作机制常态化,清水河道工作有序开展。

清洁村庄行动取得新成果。开展道路市容环境和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全年累计规范商户87处,清除小广告160处,清运堆弃物4吨,取缔废旧轮胎回收翻新作坊4个;完成6个村垃圾收运系统改造,清运垃圾1.3万吨;新建和维修公共厕所28座;继续推动环卫保洁社会化运行,开展大清整大检查大整改活动,进一步改善我镇市容环境。

绿化美化行动取得新成就。完成2017年造林绿化任务,津宁快速绿化带造林绿化383亩,外环调整线外侧芦新河村一般耕地造林绿化112亩,栽植树木3.6万株,城镇绿植逐年增加,覆盖率达13.1%。

四、坚持多点发力,民计民生得到持续改善

就业保障取得新发展。深入推进就业及培训工作,新增就业1511人,完成率125.9%;技能培训850人,完成率250.4%;发放创业小额贷款300万元,完成率120.3%;城职保险扩面6010人,完成率107.1%;城乡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7834人,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98.8%,各项任务指标排名均继续保持全区前列。稳步推进劳资关系,协调解决劳资纠纷50余件,涉及人员600余人,金额700余万元。

民生服务取得新提升。深入开展“三问、四提高”活动,收到群众诉求15430条,集中汇总问题66个,并及时解决。全年累计发放惠农补贴、残疾人补贴、优抚金、低保金等各类补贴救助资金3068万元;为159名残疾人发放辅助器材,对342个困境儿童进行分类救助;关爱老龄群体,发放老年人乘车卡450张,为37名老年白内障患者申报援助;积极推动双拥建设,针对全镇1052名退伍军人建成镇村退伍军人服务站11个,逐人建立电子档案。新建季庄村农贸市场,筹建东堤头村农贸市场。开展代收税款工作,协助地税代收代缴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和土地税。

社会事业打开新局面。改扩建芦新河村幼儿园并投入使用,小学特色教育蓬勃发展,东堤头中学中考成绩稳居全区前列,2017年北辰区中小学运动会获镇组团体总分第二名,成人大专学历教育在学率位居全区前列。做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和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查抄非法行医窝点4家。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开展以“堤头计生”微信公众号为平台的特色宣传活动,针对流动人口、失独人员等特殊群体开展关爱活动,营造良好计生氛围,确保全镇人口形势稳定。启动镇级综合文化站提升改造,为各村安装体育健身器材150件,开展各类体育文化活动52场,农村电影放映70余场,整顿校园周边网吧14家。

社会治理得到新加强。全面开展文明城区创建,赵庄子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村书记赵绍军同志出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8人被评为“感动北辰文明人”。投入86.4万元招聘18名治安巡逻队员,新增6处技防设施,发放宣传材料6300余份;化解基层群众各种矛盾纠纷104件,代课师教龄补贴平稳发放,信访积案化解率达91.7%,韩盛庄村被评为市级平安示范村。

安全监管取得新进步。初步建成全天候、全方位监管的镇级超融合平台;聘请专家332人次,开展危化企业专项检查等各项工作,有效提升检查的专业性与指导性。加大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力度,重点交通隐患点位设专人执勤;深入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检查30余次。完成300个农产品样品检测任务,检测合格率达100%,畜禽强制免疫率100%,“泔水猪”全面清零。建立食品药品监控点10个,安装重点点位视频监控系统47个,小学幼儿园烟感报警器500余个,发放各类安全宣传手册16600余份,累计受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信访举报37件,关停问题企业7家,取缔食品生产加工黑窝点18个。排查企业各类安全、消防隐患3898项,完成整改率98%。组织开展5期安全生产全员培训,培训企业158家次,培训人员366人次。

五、强化自身建设,政府职能转变扎实推动

在镇党委领导下,深入推进法治堤头建设;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四个意识”,深入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开展提示提醒谈话37人次,签订廉洁履职承诺书184份;认真做好中央巡视“回头看”和环保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工作。严格执行“三公”经费管理办法,全年三公经费支出13.2万元;前移监管关口,严格审计流程,注重审管结合,完成10个村审计工作,使村级财务管理更加公开民主。高度重视并积极整改区委巡察一组常规巡察反馈意见46条,有效解决存在问题,切实把为民务实清廉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位代表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协作和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奋战在全镇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我镇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从经济运行看,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没有完成计划任务,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成效还不明显;从城镇化推进看,启动规划建设仍然面临重重困难;从社会和民生看,市容环境、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还不高,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切实得到解决;从政府自身建设看,“放管服”改革还不到位,少数部门和个别干部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不强,庸懒散拖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勇于面对,深刻反思,认真解决。

2018年主要工作

2018年全镇整体工作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区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核心,结合我镇实际,积极贯彻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着眼新市镇建设总体布局,乘借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东风,全面协调统筹联动,充分盘活现有资源,着力整合外部资源,合理规划发展格局,科学定位产业布局,形成产业联动与新市镇协调推进态势,着力在狠抓税源增量上下功夫,在扩大百姓就业上下功夫,在繁荣社会事业上下功夫,扎实推动、逐步解决发展难题,理顺适合西堤头镇的发展模式,为堤头长远健康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打下坚实基础。

全镇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完成12.6亿元,本级收入1.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00万元,投入千万元以上项目5个,引进首都资源项目5个,投入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5个,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4%。

一、加快新市镇建设,为生活富裕打好基础

全力争取市、区政策支持,高视角、高标准完善镇域总体发展规划。规划安置永定新河南、北两大地块,合理布局、集约发展,做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等环境提升改造,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的发展态势,打造“安全、美丽、富裕、宜居”西堤头镇。选好合作平台,算好“两个平衡”,结合实际细化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扎实推动新市镇建设,并将智慧城镇纳入规划范畴,依托产业支撑,导入适合我镇的新业态,着眼于城镇运营,打造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

二、优化产业布局,为产业兴旺打好基础

科学调整产业布局。借助“散乱污”企业治理成效,顺势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调整我镇经济结构,整合刘快庄村和芦新河村在陆路港工业园区内的400亩工业用地,立足现代物流业态,提高招商品质打造新的产业支撑。将新市镇规划范围以外的存量建设用地进行集中整合,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托现有特色和主导产业,重新布局定位,在有限资源内提升税收质量,为全镇发展提供有益补充。以新市镇建设为统领与周边产业圈积极对接,一是向耕地要效益,打造高效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观光产业;二是借助镇区两翼的陆路港和未来科技城,实现产业共享和充分就业;三是挖掘辖区内特色产业,引入新的健康产业要素,引导特色产业规范化发展;四是依托现有教育资源,引进新文化要素,逐步培育教育文化产业,为新市镇建设提供文化产业支撑。

积极启动农业产业化。根据新市镇建设产业布局和定位,启动高标准农田整理项目,通过土地整理、农业资源开发和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三者融合发展,形成新型农业,为新市镇建设规划提供农业产业支撑。争取在1-2年内完成项目建设和产业开发,逐步实现农业与服务业的联动,实现农民向农业产业化工人转变。重点打造都市渔业园、华北河采摘观光园及津榆休闲垂钓片区建设,提供有西堤头特色的个性化、体验化、休闲化旅游服务。

三、改善居住环境,为生态宜居打好基础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巩固“散乱污”企业治理成果,逐项解决“散乱污”综合治理的遗留问题,实现从“破”到“立”的平稳过渡。加大生态文明的宣传引导,营造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氛围。大力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围绕绿植、净水、清新空气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立足规划、逐项落实,从点滴做起,力争在3-5年内与新市镇建设同步,实现镇域范围内水碧天蓝、环境宜居。

持之以恒推进“四清一绿”工作。强化大气污染防控,持续加大扬尘撒漏、秸秆焚烧管控力度,全面清理渣土堆、马路餐桌、露天烧烤等问题,切实改善空气质量。集中开展河道清洁,做好河道周边环境美化工作;完善河道、干渠周边垃圾收集系统,加大巡查管控力度,实现动态监控,杜绝偷倒偷排现象;完成郎园引河穿村段综合改造。持续美化村庄环境,对问题道路点位开展硬化、美化;进一步完善垃圾收运系统,翻建芦新河转运站,提升垃圾清运能力。稳步推进绿化提升,着眼“大绿”工程,拓展绿植空间,完成不少于100亩绿化任务。

坚持不懈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双违行为打击力度,着力于事前监控,加大宣传教育,全面遏制违建行为;以主要道路环境综合治理为主线打造示范路,加强对杨北公路、205国道的日常管理,结合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以点带面,实现我镇整体环境面貌的改善。

四、繁荣社会事业,为乡风文明打好基础

以就业为引领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产业联动解决好群众就业问题,通过多层次搭建就业平台,完善培训机制,强化就业理念,丰富就业渠道,实现群众收入的大幅提高;健全镇属社会事业各职能部门的联动机制,形成社会事业资源优化组合,加大创业小额贷款政策引导,以创新创业为抓手推动自主就业,实现群众收入稳步提高,确保新市镇建设和百姓安居乐业同步推进、共同实现。

以保障为托底完善民生服务。全民参保进入常态化管理,全面宣传社会保险各项政策,对我镇企业做好专项保险排查,督促企业为员工上保险。做好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确保全民参保面进一步扩大。积极保障困难群体权益,完善社会扶助机制,打好精准扶贫战役,及时落实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落实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护、留守儿童关爱、退伍军人安置帮扶和残疾人精准康复等各项政策。扎实开展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一村一户一人。分类有序、积极稳妥地组织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全面摸清我镇存量危房底数,确保下一步危改工作精准到户。落实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行动目标,全面实施1.6万户农村居民煤改电工程。夯实人民调解工作根基,着力服务基层百姓,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营造崇法守法氛围,有效提高法治堤头建设水平。

以文化为导向鼓舞发展士气。进一步巩固教学质量水平逐年提升势头,扩大“一校一品”影响力。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镇综合文化站提升改造,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弘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参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活动;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培育镇公共文化服务社会机构,规范和引导本镇文化团队组织健康发展;活跃镇村志愿服务团队,弘扬新时代社会主义正能量,营造村居文明氛围;完善镇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加大“家庭医生”签约宣传力度,全力支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以共建共治为目标推进社会治理。开展多种形式的平安创建活动;加强镇村综治服务中心建设,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支持推动技防薄弱村加强技防设施建设,加强视频图像信息资源的整合应用;推进警务网格融合创新治理,常态化开展“十六进”,整治各类安全隐患;认真做好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活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和访调对接机制,进一步加强特殊人群管控,全力维护和谐稳定。

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治理有效打好基础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提高政府主动进位、提升服务能力的源动力。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领会思想精髓、把握核心要义,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我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举办机关干部大讲堂,促使每位机关干部真正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到本职工作当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践行政府职责。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能力建设。坚持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按照镇党委工作部署,持续抓好区委巡察整改工作,严格落实政府工作职责,充分运用“四种形态”,强化日常监督管理,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健全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规范决策程序,严控三公经费,加强政务公开,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着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健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激发“沉下身子打基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主动担当作为工作热情。风清气正地完成村级两委班子换届,锻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镇村干部队伍。围绕低保、粮补等扶贫微腐败风险点,加大督查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严厉整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对懒政怠政、不敢担当、拈轻怕重的行为严肃问责,有力推动行风政风持续好转。

各位代表,新时代昭启新机遇,新起点开启新征程。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镇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维护核心、奋勇竞进,忠诚担当、埋头苦干,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创新时代西堤头镇转型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版权声明|法律声明

主办单位: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30001 津ICP备1200731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3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