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安全小常识明白纸

发布日期:2025-06-26 16:28 来源:西堤头镇人民政府
字号

一、汛期常见灾害性天气有哪些?

汛期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暴雨、台风、高温、强对流(主要包括:雷电、龙卷风、冰雹等)……

这些天气本身还会导致次生灾害威胁公众安全。例如,洪水、泥石流、交通受阻、通讯中断、城市内涝、房屋坍塌、停水停电、农业灾害……

二、如何防御这些灾害性天气?

首先,多关注天气预报预警,特别是预警信息。如果发现所处或即将前往的地区有灾害性天气预警,一定要合理安排行程,不要掉以轻心。

其次,根据天气预警做好自我防备,一般可在安全条件比较好的屋内暂避。暴雨比较大时注意防内涝、滑坡、泥石流等;台风影响时注意防范大风大雨。

最后,不到河湖、小溪、池塘、水库等水域戏水、游玩、捕鱼、玩耍、逗留;不到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险区域或危房里活动停留。

日常生活中要多关注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如有条件可参加应急演练,关键时刻不惊慌有利于减灾避灾。

三、面临这些灾害性天气应该如何应对

1.汛期气候多变、突变出门在外遇到灾害性天气要寻找安全的地带避灾自护。

2.下雨天过人行横道线不可踏上斑马线的白漆面,非常滑,斑马线不是白漆,是用陶瓷粉涂料刷上去的,下雨时的确很滑,一定要小心为上。

3.在室外时,不要使用有金属杆的雨伞及其他带有金属杆的物品,雷雨时要关闭电子设备,尽量不要用手机或者座机拨通电话,或使用电话线等上网。

4.雷雨天气时,避开灯杆、电线杆、广告牌、变压器、电力线及其附近的树木等有可能连电的物体,避免遭受雷击或被倒下的重物砸到,如有电线滑落即刻远离并马上报告电力部门。

5.暴雨来临时,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切断室内和有危险的地下室电源、煤气等设备,如住所出现水淹,应迅速撤离居所到安全地方暂避。

6.遇有暴雨时,应就近寻找安全区域或建筑物暂时避雨,不要进入地下人防工程、停车场、地下商街、地下涵洞、过街隧道、高架桥下面的通道等地下公共设施;远离老旧建筑物。

7.需过河湖要找桥梁通过,不要涉水过坑、过河,更不要冒险抢渡河湖、城市下穿式地道桥。

8.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公分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时刻注意安全警示标志,不要靠近路沿石行走,看到雨水打漩涡的地方,小心绕行,避免因强降雨可能导致马路窨井盖移位或道路塌陷。

9.洪水来临时,要避免在低洼地带、水库、河流、池塘等危险区域逗留,严防溺水事件发生。

10.受到洪水威胁时,应立即向山坡、高处等地转移,来不及转移时,可爬上屋顶、楼房、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救援。

11.暴雨中应打开雨雾灯减速慢行,夜晚行车应时刻注意前方道路在车灯照耀下颜色。常见的沥青路面表面粗糙,夜晚受到车灯照射后光线分散,在人眼中会呈现为灰色。如果在行驶过程中,发现前方路面变为发亮的白色,便很有可能是路面上有积水等。灯光在水面上形成镜面反射,在人眼中呈现为白色,此时如果车速过快,车辆便有可能侧滑或失控,要尽量避免“走白”,实在无法避免时要适当减速通过。

12.如果路面在车灯照射下路面呈现为黑色,极有可能是坑洼甚至是断层路面,特别是在乡村道路上。此时,要尽量绕过。无法绕过时要理智判断黑色面积的大小,遇到小面积的坑洼路面要降低速度(车轮快入坑时,松开刹车),匀速缓慢通过,过坑时不要打方向,以减少侧向冲击。遇到大面积的断层路面则要及时停车观察,确定无法通过后要打开双闪,放置好安全警示牌,提醒后方来车,并立即报警,做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

13.水淹没车辆时,如果还没有没过车窗,在车辆电路没有断电之前打开车窗或天窗,如果已经断电并且车门无法打开时,可尝试使用安全锤或者座椅头枕上坚硬的尖角,砸碎玻璃或天窗迅速爬出。

14.车辆被水完全淹没时,由于车头较沉,应迅速从后备箱逃生,如果后备箱无法逃生,则将面部贴近车顶上部,保证足够空气,等到车内外水压平衡后,即可打开车门逃生。

15.骑车时,应注意观察,缓慢骑行,尽量避开有积水的路面,避免发生危险;一旦被水冲倒,不要慌张,尽量憋住呼吸,然后想办法抓住地面上的突起物,争取站立起来。

16.暴雨洪水突发性强,当发现涨水时,要保持头脑冷静,行动快速,迅速撤离,切勿贪恋财物。如遇危险,在手机没电之前,第一时间拨打119,准确表述自己所在位置。

17.要教育孩子熟记学校应急信号,应急转移路线和地点,需紧急转移时要听从学校统一指挥及时有序地安全转移。

18.要认真学习有关汛期防灾抗灾安全知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暴雨无情,防范先行!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版权声明|法律声明

主办单位: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30001 津ICP备1200731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3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