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区13-12单元11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方案公布
北辰区13-12单元11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方案
类型 | 街坊 编号 | 地块编码 | 主导用地性质代码 | 用地性质 | 用地面积 | 平均容积率 | 建筑密度 | 绿地率 | 配套设施项目 | 备注 |
(公顷) | (%) | (%) | ||||||||
修编后 | 11 | 13-12-11-01 | B |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 4.86 | 2.0 | / | / | 给水设施、公交场(站)、菜市场 | / |
13-12-11-02 | R | 居住用地 | 3.64 | 1.6 | 28 | 40 | / | 适老化社区 | ||
13-12-11-03 | R | 居住用地 | 7.79 | 2.0 | 20 | 40 | / | / | ||
13-12-11-04 | R | 居住用地 | 4.76 | 2.0 | 20 | 40 | / | / | ||
13-12-11-05 | B |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 5.20 | 2.5 | / | / | 社会公共停车场(库) | / | ||
13-12-11-06 | R | 居住用地 | 11.30 | 1.6 | 28 | 40 | 社区养老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适老化社区 | ||
13-12-11-07 | G1 | 公园绿地 | 0.90 | / | / | 75 | / | / | ||
13-12-11-08 | G1 | 公园绿地 | 1.02 | / | / | 75 | / | / | ||
13-12-11-09 | R | 居住用地 | 4.48 | 1.6 | 28 | 40 | / | 适老化社区 | ||
13-12-11-10 | B |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 4.86 | 2.5 | / | / | / | / | ||
13-12-11-11 | G1 | 公园绿地 | 0.87 | / | / | 75 | / | / | ||
13-12-11-12 | A |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 6.40 | 1.5 | 35 | 35 | / | 教育设施预留,优先用于老年大学建设,如需补充配置其他基础教育设施,可结合周边规划实施情况统筹安排。 | ||
13-12-11-13 | B |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 6.26 | 2.5 | / | / | 社会公共停车场(库) | / |
注:1、规划实施中,用地面积以核定面积为准,现状保留地块以实测面积为准;
2、容积率、建筑密度指标为上限,绿地率指标为下限;
3、本规划在规划实施阶段,容积率指标可能高于或低于本规划中指标,但规划实施阶段地块总建筑规模不应高于相应范围内控规地块的总建筑规模。
北辰区13-12单元11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方案
北辰区13-12单元11街坊
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方案
文本
目录
第一章 现状概况
第一节 规划背景
北辰科技园位于北辰区南部,包括环内片区、宜兴埠片区和东部片区三个区域,采用整体修编、分阶段报审的方式推动修编工作。环内片区进行控规修编,依托龙头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退二进三”建设健康产业示范区;宜兴埠工业园为控规新编,已纳入北辰活力区,规划宜兴埠科创研发片区;东部片区进行控规修编,是自主创新与服务集中发展片区,重点结合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求,整体优化用地指标,局部优化用地布局。
环内片区北至洛河道、南至普济河东道、西至淮东路、东至辰丽北路,本次规划修编范围为辽河北道-万科花园路-汾河南道以北区域,涉及北辰区13-12单元11街坊和13-13单元37-42街坊。本单元修编街坊为北辰区13-12单元11街坊。
第二节 现状概况与分析
1、本街坊位于北辰区中南部。四至范围为北至洛河道,南至淮河道,西至淮东路,东至汀江东路,涉及修编面积约77.32公顷。
2、本街坊内现状用地主要为体育设施用地、商务用地、一类工业用地、一类物流仓储用地、防护绿地和城市道路用地等。
3、主要用地分析
(1)体育设施用地
本街坊现状体育设施用地权属归和新物流,现为442足球公园使用。现状体育设施用地面积为1.77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2.29%。
(2)商务用地
本街坊现状商务用地权属归和新物流,现为辰新项目管理中心使用。现状商务用地面积为2.13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2.75%。
(3)一类工业用地
本街坊现状一类工业用地包括天士力之骄药业、圣特制药、博科林药品包装、天士力物流中心、小护士实业、拜西菲装潢、万特机械和地天泰工业园等企业,已全部出让。现状一类工业用地面积为55.72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72.02%。
(4)一类物流仓储用地
本街坊现状一类物流仓储用地为和新物流,用地面积为1.30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1.68%。
(5)防护绿地
本街坊现状防护绿地包括淮东路和淮河道的防护绿地,用地面积为1.64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2.12%。
(6)城市道路用地
本街坊现状城市道路用地包括淮河道、淮东路、洛河道、洛河南道、汀江西路、汀江路和汀江东路。现状城市道路用地面积为12.26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15.86%。
4、本单元修编街坊内东北侧津润药业有限公司厂区内北侧有危险品库,储存有瓶装或桶装乙醇,最大储存量为1吨,规划实施中应结合分期开发计划做好危险源防护和搬迁工作。
本单元修编街坊以南海河乳业厂区内有液氨罐1处,属涉氨企业,应结合分期开发计划做好海河乳业企业搬迁的相关工作。
5、周边用地分析
本街坊北侧是天津职业大学和丰产河,主要为教育科研用地;西侧为现状居住区,主要为二类居住用地;南侧为13-13单元本次规划修编范围,有天士力研究院、中捷火炬大厦、中国烟草、海河乳业等,主要为商务用地、一类物流仓储用地等;东侧为辰丽北路、原外环绿带和京津塘高速公路,主要为防护绿地和区域交通设施用地。
6、道路交通现状
(1)道路
淮河道:道路宽79.5米。
淮东路:道路宽43米。
洛河道:汀江西路以东段有路,道路宽20米。
洛河南道:道路宽20米。
汀江西路:道路宽20米。
汀江路:道路宽20米。
汀江东路:道路宽14米。
(2)交叉口
淮东路、汀江西路、汀江路、汀江东路与淮河道相交为上述道路右转进出淮河道辅道的平面交叉口。
本次规划范围内其余现状交叉口均为一般平面交叉口。
(3)交通“场、站、点”设施
规划范围内无交通“场、站、点”设施。
7、市政工程场站现状
(1)给水设施现状
规划区为新开河水厂服务范围。
(2)排水设施现状
规划区外北侧有丰产河。
排水出路:雨水经雨水泵站提升后排入外环河和丰产河;污水排入现状北仓污水处理厂。
(3)电力设施现状
规划区内没有大型电力设施。
(4)通讯设施现状
规划区内没有大型通讯设施。通讯服务依靠规划范围外北辰电话局。
(5)燃气设施现状
规划区气源为天然气。
(6)供热设施现状
规划区内没有大型供热设施。
(7)环卫设施现状
规划区内没有环卫设施。
(8)消防设施现状
规划区内无消防工程设施。
第二章 现行规划情况
第一节 上位规划
本街坊规划修编依据的上位规划是《天津市北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编)和《北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并结合经2017年原天津市规划局第五次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的《天津市北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阶段方案》,本街坊位于城镇开发边界以内,是现状城镇用地。结合北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修编方案纳入《天津市北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第二节 专项规划
本街坊规划修编充分结合《天津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划(2015-2035年)》、《天津市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18-2035年)》和在编的《天津市加油站空间布局规划(2020-2035年)》三个市级专项规划,和《北辰区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2013-2020年)》、《天津市北辰区民政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12-2020年)》、《北辰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2013-2020年)》、《北辰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13-2020年)》等北辰区专项规划,满足专项规划的相关要求。
第三节 相关规划
本街坊位于天津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辰科技园范围内,《天津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规划(2015-2020年)》中北辰科技园产业方向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本街坊拟规划建设综合养老社区,是健康服务业,是生物医药制造向第三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形态,符合北辰科技园产业发展方向。
《天津市北辰区工业提升规划(2018年)》中北辰科技园环内片区的药品生产制造逐步向医药园转移,利用综合优势转型发展大健康服务业,实现北辰大健康制造与大健康服务双轮驱动发展的产业方向。
第四节 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
本街坊现行规划主要为工业用地、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
一、用地情况
现行规划中,工业用地位于街坊中部,用地面积57.43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74.23%;公共绿地位于街坊西北部,用地面积2.42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3.13%;生产防护绿地位于街坊东、南、西三侧,用地面积7.25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9.37%。
二、道路交通情况
现行规划中,途经本街坊的道路有快速路1条、主干路1条、支路1条,道路规划具体内容见下表:
道路名称 | 起止点 | 道路等级 | 红线宽度(米) |
淮河道 | 铁东北路—辰丽北路 | 快速路 | 79.5 |
淮东路 | 北辰道—淮河道 | 主干路 | 43 |
汀江东路 | 北辰道—淮河道 | 支路 | 20 |
注:本次规划仅为次干路及以上等级道路和部分支路,其它支路系统结合街坊开发及交通状况在下一层次规划中设置。
三、配套设施情况
现行规划中,本街坊西北角规划公共绿地1处,工业用地内规划邮政所1处、公用设施1处,规划布局结合下层次规划确定。
第三章 修编依据
第一节 修编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2、《天津市城乡规划条例》(2019年修正)
3、《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1年)
4、《天津市绿化条例》(2018年修正)
5、《天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定》(2018年6月试行)
6、《天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规程》(2018年11月试行)
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
9、《天津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标准》(DB/T29-6-2018)
10、《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1)
11、《综合养老社区服务规范》(DB12/T 890-2019)
12、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等
第二节 修编依据的相关政策
1、《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工业园区(集聚区)围城问题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18]16号)
2、《关于促进具备条件的开发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5]2832号)
3、《关于加强规划和用地保障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自然资规[2019]3号)
4、《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1号)
第三节 修编依据的相关规划
1、《天津市北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编)
2、《天津市北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阶段方案》
3、《北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
4、《天津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规划(2015-2020年)》
5、《天津市北辰区工业提升规划(2018年)》
6、《天津市北辰区13-12天穆四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四章 修编必要性
《天津市城乡规划条例》(2019修正)第三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组织编制机关可以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修改:
(一)因总体规划发生变化;
(二)市政基础设施或者公共服务设施难以满足城镇发展需要,且不具备更新条件;
(三)因实施国家、本市重点建设项目需要修改;
(四)因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需要,组织编制机关认为确需修改。
本街坊规划修编为落实《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工业园区(集聚区)围城问题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18]16号),进一步优化北辰科技园环内片区产业结构,落实园区提升改造工作,促进工业园区持续健康发展,符合第(二)和第(四)条需要修改情形。
第五章 修编方案
第一节 规划定位和规划结构
北辰科技园环内片区规划定位为健康产业示范区,规划形成“一园、一区”的空间结构,一园是淮河道以南的大健康医养园,一区是淮河道以北的综合养老社区,本街坊规划定位是综合养老社区。
第二节 用地布局和控制要求
1、本街坊建设用地控制在77.32公顷以内,其中居住用地31.97公顷,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1.18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6.40公顷。
2、建筑总量控制在116.27万平方米以内。
3、本街坊可容纳人口1.10万人,其中适老化社区可容纳0.64万人。
二、居住用地
1、本街坊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街坊中部和西部,用于建设适老化社区和一般住区,形成综合养老社区的住宅区。其中街坊中部的居住用地(约19.42公顷)主要用于适老化社区建设,街坊西部的居住用地(约12.55公顷)用于一般住区建设。本街坊规划居住用地面积约为31.97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41.36%。依据本街坊居住用地规模和开发强度及规划人均住宅建筑标准(规划人均住宅标准为45m2/人),测算本街坊可容纳人口1.10万人,其中适老化社区可容纳0.64万人。
2、本街坊内一般住区居住配套结合街坊所在控规单元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及其它相关规范的要求统筹配置。同时对接社会管理,按照街道级和居委会级进行两级配套。综合考虑行政区划、居住人口和服务半径,将十五分钟生活圈与街道级相对应、整合十分钟和五分钟生活圈对应到居委会级配置公共服务设施。
本街坊根据人口和服务半径,在本街坊内配置街道级配套设施社区养老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菜市场。教育设施依据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由单元内街道级配套设施提供。
3、适老化社区是专门为老年人规划、设计、建造的住宅组成的集合社区,主要目的是适应老年人的身心特征,满足老年人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求,规划实施中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综合养老社区服务规范》(DB12/T 890-2019)、《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 450—2018)等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三、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本街坊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包括教育科研用地,分布在街坊东北部,优先用于老年大学建设,在满足老年大学建设的前提下,可用于其它需要配置的教育设施。本街坊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6.40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9.60%。
四、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本街坊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主要包括商业用地、商务用地和其他服务设施用地,主要分布于街坊西北部和淮河道、汀江东路沿线,其中西北部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主要为综合养老社区配套商业设施,淮河道、汀江东路沿线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主要用于综合养老社区配套服务和相关产业。本街坊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21.18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7.39%。
五、绿地与广场用地
1、本街坊内绿地与广场用地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本街坊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2.79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3.61%。防护绿地按现行标准规范的表达要求表达。
2、合理布局集中公园绿地,其数量和规模作为刚性指标,在编制下位规划和实施建设过程中落实。
3、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的控制执行《天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规程(试行)》(2018年11月)和《天津市绿化条例》(2018年修正)。
4、整体开发区域内的城市道路应与两侧防护绿带统筹考虑,重新组织后的道路附属绿地面积不得低于道路原附属绿地和绿带用地面积之和。生活性次干路两侧的防护绿带可集中设置形成开放式街头绿地,集中后的绿地面积不得低于绿带用地面积之和。
第三节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3-12单元11街坊内新增社区养老院(含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1处,结合适老化社区布置;新增1处菜市场,结合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布置。
第四节 交通规划
一、道路
途经本单元的道路有快速路1条、主干路1条、支路5条,规划范围内路网基本呈现方格网形态,结合规划实施层面道路情况,路网密度由6.40km/km2增加至9.06km/km2,具体规划如下:
1、道路规划
淮河道:规划为城市快速路,本次规划涉及淮河道上跨辰丽北路互通立交引桥段,红线宽度为87米。
淮东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红线宽43米。
洛河道:规划为城市支路,红线宽20米。
洛河南道:规划为城市支路,红线宽20米。
汀江西路:规划为城市支路,红线宽20米。
汀江路:规划为城市支路,红线宽20米。
汀江东路:规划为城市支路,红线宽20米。
2、交叉口规划
淮河道与淮东路、汀江西路、汀江路相交规划为淮河道主线上跨上述道路的分离式立交,淮东路、汀江西路、汀江路与淮河大道地面辅道平面交叉。
淮东路与淮河道地面辅道相交规划为平面扩大路口,淮东路红线向两侧各加宽5米;扩大路口段淮东路红线宽53米。
辰丽北路与淮河道相交规划为全互通式立交,汀江东路右转进出由北向西的左转地面匝道。
除上述相交路口外,本单元内其他道路相交路口均规划为一般平面交叉路口。
二、交通场站设施
本次规划共安排公交首末站1处、公共停车场2处。
1、公交首末站
规划在洛河道与淮东路交叉口东南侧新增公交首末站1处,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
2、公共停车场
规划在淮东路与淮河道交叉口东北侧新增公共停车场1处,停车泊位数量不少于100个,可与公建合建。
规划在汀江路与洛河南道交叉口东南侧新增公共停车场1处,停车泊位数量不少于100个,可与公建合建。
三、配建停车场
本单元区内各类建筑物应根据现行有效《天津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标准》(DB/T29-6-2018)及相关规定要求配建足够的停车场地。
四、出入口
结合地块周边道路交通条件,规划建议将地块机动车出入口尽可能设置在次要道路上,不宜在行人集中地区设置机动车出入口,不得在交叉口、人行横道、公共交通停靠站处设置机动车出入口;对于必须设置在快速路、主干路上的地块出入口实行机动车右转进出的交通管制。
第五节 公用设施规划
一、给水规划
在规划区内规划张兴庄给水管网抢修站,给水水源由新开河水厂提供。
二、排水规划
1、排水体制为雨污水分流制。
2、排水出路:雨水经单元内中部规划雨水泵站提升后排入丰产河。污水排入现状北仓污水处理厂。
3、由北仓再生水厂提供再生水水源。结合城市道路建设完善本规划范围内再生水系统,利用再生水解决道路、绿化、冲车、冲厕等非饮用水需求。
三、电力规划
1、电源由本单元中部规划110kV变电站及周边现状变电站提供电源。大型公建根据负荷需要自设变电设施。
2、完善各等级电网建设。
四、通讯规划
规划区内电信由本单元西部规划铁东路电话局提供服务。
五、燃气规划
气源采用天然气。
六、供热规划
规划区热源由本单元西部规划能源站和北郊热电厂供热。
七、环卫规划
规划区由本单元西部规划合建垃圾转运站和基层环卫机构服务。
八、消防规划
规划区由本单元北部规划消防站服务。
九、其他
1、本导则结合地下管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与用地布局和道路交通相协调,根据功能和管理需要设置监控中心、维护服务站,可与临近公共建筑合建,建筑面积应满足使用要求。
2、根据土地使用性质和土地开发强度规划,结合红线、黑线、绿线、蓝线等规划控制线,本着节约集约利用城市空间资源的原则,综合考虑管线的规模、等级及其与相关建(构)筑物的空间关系等因素,统筹布置各类管线。
第六节 海绵城市
一、规划原则和内容
1、按照总体规划、相关规范规定和专项规划要求在控规中统筹安排河湖水系、绿地公园及市政排水设施等海绵设施的用地,保护和修复生态空间格局、提升中心城区排水安全、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率、改善水环境质量,切实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2、严格按照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要求控制河湖水系和各类排水设施用地,提高河湖水系调蓄和排涝能力。根据绿化条例和相关规定要求,结合城市空间布局安排公园、广场、公共绿地等开敞空间,改善城市环境,提高雨水滞蓄能力。
二、控制要求
1、根据国家蓝线控制要求和相关规定规范,严格控制水域用地,因地制宜利用河湖及滨水绿化地上和地下空间建设河道泵站、闸、调蓄池等水系循环和雨水调蓄设施。
2、各类公园绿地等开放空间设计实施中应根据海绵城市要求结合景观设计因地制宜的设置雨水滞蓄和渗透设施,提高雨水调蓄能力。
3、根据区域海绵城市实施方案结合公共绿地与广场地下空间建设区域性雨水收集、净化与利用设施,提高地区径流总量控制、污染物削减、雨水资源化利用能力。
4、有条件地区应结合泵站建设和改造增设初期雨水收集设施,减少初期雨水径流污染。
5、中心城区所有建设项目须符合海绵城市相关要求,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规范和《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控制径流量。
第六章 修编论证
第一节 修编前后用地分析
一、用地规模前后对比
本街坊取消原规划全部工业用地,调整为五处居住用地、一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四处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三处公园绿地。修编后用地布局围绕适老化社区,布置一般住区、配套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修编后,工业用地减少57.43公顷,居住用地增加31.96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增加6.40公顷,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增加21.18公顷,公园绿地增加0.37公顷,防护绿地减少7.25公顷,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增加4.77公顷。
现状支路和防护绿地按现行标准规范的表达要求表达。
二、控制指标调整
修编后,街坊内中部用于适老化住区的居住用地容积率不大于1.6,建筑密度不大于28%,绿地率不小于40%;其他居住用地容积率不大于2.0、建筑密度不大于20%、绿地率不小于40%。
修编后,街坊内西北角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容积率不大于2.0;其他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容积率不大于2.5。
修编后,街坊东北部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容积率不大于1.5,建筑密度不大于35%,绿地率不小于35%。
三、绿地指标平衡
本次规划绿地指标在北辰科技园环内片区修编范围内整体平衡,结合规划实施方案,修编前绿地总面积36.84公顷,修编后调整为37.18公顷,增加0.34公顷。修编前后,公园绿地增加2.33公顷,防护绿地减少1.99公顷,有效绿地增多,公园绿地分布更均匀。
各单元修编范围内绿地指标对比情况详见下表:
绿地面积 (公顷) | 13-12单元11街坊 | 13-13单元37-42街坊 | |||
修编前 | 修编后 | 修编前 | 修编后 | ||
公园绿地 | 2.42 | 2.63 | 8.37 | 10.49 | |
防护绿地 | 6.94 | 6.41 | 19.11 | 17.65 | |
合计 | 9.36 | 9.04 | 27.48 | 28.14 | |
变化量 | -0.32 | +0.66 |
本单元修编街坊公园绿地由原1处调整为3处,且服务半径更合理。
第二节 道路交通规划及交通影响分析
经预测分析,调整后地块周边淮河道、淮东路、辰丽北路等主要道路饱和度变化在可接受范围内,交通设施可满足修改后的交通需求变化。
第三节 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核算
北辰区13-12单元部分地块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改变后对市政设施的影响,从调整后的各专项的预测量看,市政负荷增加或不变:其中,给水增加3572立方米/日、污水量增加3036立方米/日、电量增加77千瓦、电话增加9620部、供热量增加32.76兆瓦、燃气用量增加5487立方米/日、环卫垃圾量增加5.1吨/日。
单元内市政设施核算一览表
类别 | 项目 | 调整前 | 调整后 | 是否 满足需求 | ||||
设施 | 规模 | 源头 | 增加量 | |||||
给水 | 给水设施 | 张兴庄给水管网抢修站 | 新开河水厂 | 3572立方米/日 | 满足 | |||
排水 | 雨水泵站 | 淮东路雨水泵站 淮河道雨水泵站 | 19.4立方米/秒 22.9立方米/秒 | 丰产河 | 满足 | |||
污水泵站 | 无 | 北仓污水处理厂 | 3036立方米/日 | 满足 | ||||
电力 | 变电站 | 铁东路35kV变电站 规划110kV变电站 | 3×2万千伏安 3×5万千伏安 | 延吉道220kV变电站 | 77千瓦 | 满足 | ||
邮电 | 电话局 | 铁东路电话局 | 铁东路电话局 | 9620部 | 满足 | |||
邮政局(所) | 无 | 规划邮政支局 | 满足 | |||||
供热 | 锅炉房或供热站 | 能源站及北郊热电厂 | 32.76兆瓦 | 满足 | ||||
燃气 | 调压站、服务站等 | 燃气抢修站一座 | 市政天然气管网 | 5487立方米/日 | 满足 | |||
消防 | 消防站 | 规划消防站 | 规划消防站 | 满足 | ||||
环卫 | 环卫设施 | 垃圾转运站和基层环卫机构 | 垃圾转运站和基层环卫机构 | 5.1吨/日 | 满足 |
通过对整个单元市政设施规模和用地面积的核算,原规划的各项市政基础设施满足开发强度调整后的使用需求,不需另作用地调整。
第四节 公共服务设施分析
一、教育配套设施分析
(1)本街坊教育配套设施分析
本街坊控规修编后,居住建筑面积增加49.72万平方米,可容纳居住人口1.10万人。其中,适老化社区建筑面积约为28.92万平方米,可容纳居住人口0.64万人,原则上不配置中学、小学;适老化社区原则上不配置中小学,街坊内规划教育科研用地面积可容纳一般规模初中、小学各一处。规划实施中优先用于老年大学建设,如需补充配置其他基础教育设施,可结合周边规划实施情况统筹安排。
一般住区建筑面积20.80万平方米,可容纳居住人口0.46万人,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和《天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规程(试行)》(2018)的要求,需新增6班小学、3班初中、3班高中。
经核查13-12单元整体规划情况,并结合《北辰区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13-2020年)》,13-12单元原规划人口2.93万人,修编后增加至3.40万人(不含适老化社区可容纳人口)。
修编后,本单元小学班数需求由37班增加至43班,现行规划中13-12单元内规划小学2处共48班,可满足修编后需求。
修编后本单元初中需求由15班增加至18班,高中需求由14班增加至17班。结合《北辰区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13-2020年)》,北辰区共划分为8个片区,本项目区位于铁东路以东片区。13-12单元规划1处完中,其中包含初中24班、高中36班。可满足修编后的配套要求。
(2)本次修编范围教育配套设施分析
规划核查13-12单元、13-13单元修编部分整体规划情况,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后,居住建筑面积由7.87万平方米增加至69.32万平方米,增加61.45万平方米。其中,28.92万平方米居住建筑用于适老化社区建设,可容纳老龄人口6428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以适老化设施为主,原则上不配置常规教育配套设施;其他居住建筑新增32.53万平方米,可容纳新增规划人口7228人。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和《天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规程(试行)》(2018)的要求,新增人口需8班幼儿园、9班小学、4班初中、4班高中。
经核查13-12单元、13-13单元整体规划情况,并结合《北辰区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13-2020年)》,两单元现行控规规划人口约12.89万人,修编后规划人口13.61万人(不含适老化社区可容纳人口)。考虑到周边现状与规划情况,在规划区内新增1处9班幼儿园,幼儿园规模可满足需求,规划选址结合下一层次规划确定;
经测算修编后,小学班数需求增加至171班,现行规划小学班数为180班(13-12单元48班,13-13单元132班),可满足需求;
修编后,初中班数需求增加至70班,现行规划初中班数为96班(13-12单元36班,13-13单元60班),可满足需求;
结合《北辰区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13-2020年)》,北辰区共划分为8个片区,本项目区位于铁东路以东片区。按照规划铁东路以东片区规划人口32万人,规划高中3处,共114班(详见下表2)。专项规划中,13-12单元内规划1处60班完中,其中高中24班、初中36班。由于目前初中班数超出实际需求,高中有4班缺口,建议调整此完中构成,改为高中30班、初中30班,解决该片区实际使用需求。
北辰区基础教育设施(高中)布局规划—铁东路以东片区
序号 | 用地面积(公顷) | 规划班数 | 备注 |
1 | 3.13 | 30 | 现状第九十六中学(高中),不具备扩建条件 |
2 | 9.73 | 60 | 规划示范性高中 |
3 | 4.79 | 24 | 规划完中60班(高中24班) |
合计 | 19.58 | 114 |
二、其他街道社区级配套设施
经核查13-12单元整体规划情况,原控规规划部分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社区管理和商业服务设施等街道社区级配套设施可满足规划人口增加后整体需求。按照《天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规程(试行)》(2018年)的要求,需新增部分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社区管理、商业服务设施(详见下表)。居委会社区级以下配套设施将按照相关标准在下一层次规划中予以配置。
13-12单元现行控规配置公共服务设施与规划需求匹配性分析
分类 | 名称 | 现行规划 配置情况 | 本次规划修编后 (需求) | 是否满足需求 | ||
2.93万人 | 4.03万人(含适老化社区可容纳人口) | |||||
数量 | 用地规模(平方米/处) | 数量 | 用地规模 (平方米/处) | |||
社区卫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0 | — | 1 | 1250-2000 | 可依托修编方案居住用地(适老化社区),满足需求。 |
文化体育 |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1 | 合建 | 1 | 合建 | 是 |
社区体育运动场 | 1 | — | 1 | — | 可依托现行控规公园绿地满足需求。 | |
居住区公园 | 1 | — | 1 | — | ||
社区服务 | 社区养老院 | 0 | — | 1 | 6000-7500 | 可依托修编方案居住用地(适老化社区),满足需求。 |
老年人服务中心 | 0 | — | 1 | 1000-1250 | ||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 1 | 合建 | 1 | 合建 | 是 | |
社区管理 | 街道办事处 | 1 | 合建 | 1 | 合建 | 是 |
公安派出所 | 1 | 合建 | 1 | 合建 | ||
司法所 | 0 | — | 0 | — | ||
商业服务 | 社区商业服务中心 | 1 | 合建 | 1 | 合建 | 是 |
菜市场 | 2 | 合建 | 3 | 800-1200 | 新增菜市场可依托修编方案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满足需求。 |
第五节 公共安全风险管控
1、本规划严格执行《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按照天津市总体规划要求,完善地震断裂区域设防要求。建设项目必须依据地震活动断层探测结果和抗震设防要求,充分考虑潜在的地震风险。新建、改扩建工程应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并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遵循国家有关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标准,避免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造成危害。
2、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居民活动场地以及学校的运动场等作为避难场所。紧急应急避难场所用地指标为:1.5-2.0平方米/人,最低不低于1.5平方米/人;固定应急避难场所用地指标为:2.0-3.0平方米/人。外环线防护绿地也可作为避难场所。
3、消防设施的设置及道路、建筑等应满足消防专项规划及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按照规范标准完善该单元内消火栓建设,在道路建设中根据相关技术规范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
4、在规划实施阶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有关要求修建人防工程。
5、建设项目应根据所处区位及地质条件、土壤条件,按照相关规定要求预先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并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进行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
6、规划实施中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开展水、气、声、土壤、固体废弃物等的污染防治。
7、对生产、储存、运输、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物质的单位进行严格管控,其周边用地功能和安全防护距离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有关规定。规划拟改造、迁出或取消的危险源在改造、迁出或取消前,须依法依规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城市安全。
8、其他涉及危险源、污染源以及其他危害城市安全、环保的建设项目,在实施阶段应符合国家和天津市有关规定,并满足环保、安全、卫生防疫等相关行业标准要求。
9、规划实施中应满足反恐怖主义工作的需要,注重与相关部门结合,配置符合规定的技防、物防设备、设施。
第六节 环境可行性分析
依据《天津市北辰科技园13-12、13-13单元部分地块控规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本轮规划调整符合天津市及北辰区的总体规划建设布局,与北辰区“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及产城融合区域规划相协调,与《天津市工业园区(集聚区)围城问题治理工作任务书》及天津市工业布局园区治理安排相衔接。本轮规划修编后,工业用地逐步调整为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生态用地面积维持稳定并略有增加,减少的工业用地大幅用于第三产业,使产业结构调轻调优,有利于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在全面落实本次评价提出的空间管制、总量管控、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以及各项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前提下,达到环境目标的要求具有可行性。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在落实本报告提出的环保措施建议前提下,控规单元调整是可行的。
第七章 规划执行
1、本街坊规划修编方案纳入北辰区13-12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范围内用地依据本规划执行,修编范围以外用地依据经批准的北辰区13-12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
2、规划实施阶段须注重综合养老社区的营造,重点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优先提供给为老年人服务的相关服务的产业,建设全国领先的老年宜居社区样板。
3、规划实施应符合《天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规程》规划执行的内容要求。